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筑城谣为何石首浃作富城即石首也》
《筑城谣为何石首浃作富城即石首也》全文
明 / 靳贵   形式: 古风

筑城,民争驰,暮筑城,民忘疲。

朝暮暮听指麾役民力民不知。

倏尔百雉江湄,盗不敢问矧敢窥。

令尹,来何迟,昔无食,今有鱼。昔敝裤,今锦裾。

富城名不虚,岌岌不如千秋万岁奠我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雉(bǎi zhì)的意思:百种珍禽鸟。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岌岌(jí jí)的意思:形容局势或情况非常危险、不稳定。

江湄(jiāng méi)的意思:指江河的边缘或交汇处。

力民(lì mín)的意思:关心民众,为民众谋福利。

令尹(lìng yǐn)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也指临时代理官员的职务。

暮暮(mù mù)的意思:黄昏时分;夜幕降临;天色渐暗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倏尔(shū ěr)的意思:突然,瞬间

万岁(wàn suì)的意思:表示祝福、庆贺,意味着希望某人或某事长命百岁、长久存在。

役民(yì mín)的意思:指受到压迫、统治的平民百姓。

争驰(zhēng chí)的意思:争夺、竞争

指麾(zhǐ huī)的意思:指挥和命令。

筑城(zhù chéng)的意思:建造城墙或堡垒,用以抵御敌人的进攻。

朝朝暮暮(cháo cháo mù mù)的意思:朝朝代表白天,暮暮代表晚上。表示日复一日,时时刻刻,形容某种长期重复的状态或情况。

千秋万岁(qiān qiū wàn suì)的意思:形容人民的事业或事物长久永存,万古长存。

鉴赏

这首《筑城谣》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代筑城的艰辛与成果,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官府领导下共同建设家园的场景。诗中通过“朝筑城,民争驰,暮筑城,民忘疲”这样的描述,展现了筑城工程的紧迫与民众的辛勤付出。尽管日夜劳作,但民众并未感到疲惫,反而在官府的指挥下,积极投入工作,体现了古代社会中民众对国家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朝朝暮暮听指麾,役民之力民不知”一句,既赞美了官府的高效组织能力,也暗示了民众在筑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压力与牺牲。然而,这种艰苦的努力最终换来了显著的成果:“倏尔百雉临江湄,盗不敢问矧敢窥”,筑成的城墙不仅保护了城池免受外敌侵扰,更象征着安全与稳定。

诗中还提到了筑城带来的直接经济变化:“何令尹,来何迟,昔无食,今有鱼。昔敝裤,今锦裾”,这表明筑城不仅增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还促进了当地渔业的发展,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条件,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平。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筑城功绩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官民合作精神的赞扬。

最后,“富城名不虚,岌岌铁不如,千秋万岁奠我居”一句,强调了这座城池的重要性,它不仅在物质上富足,其防御功能更是坚不可摧,为后世子孙提供了长久的安全保障。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贫困与今日的繁荣,歌颂了筑城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世代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靳贵
朝代:明

(1465—1520)明镇江府丹徒人,字充道,号戒庵。弘治三年进士。授编修。正德初,官翰林侍讲,掌翰林院事,进礼部侍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有《戒庵文集》。
猜你喜欢

柳枝辞十二首·其三

陌上朱门柳映花,帘钩半捲绿阴斜。

凭郎暂驻青骢马,此是钱塘小小家。

(0)

言志献浙东廉访辞召

野性歌三乐,皇恩出九重。

那烦紫宸命,远下白云峰。

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

将何佐明主,甘老在岩松。

(0)

乐大夫挽词五首·其二

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

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

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0)

送刘高邮棁使入都

常闻积归思,昨夜又兼秋。

乡路京华远,王程江水流。

吴歌喧两岸,楚客醉孤舟。

渐觉潮初上,悽然多暮愁。

(0)

杂曲歌辞·其一杨柳枝

烂漫春归水国时,吴王宫殿柳丝垂。

黄莺长叫空闺畔,西子无因更得知。

(0)

赠恭顺皇后挽歌

徂谢年方久,哀荣事独稀。

虽殊百两迓,同是九泉归。

诏使归金策,神人送玉衣。

空山竟不从,宁肯学湘妃。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