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时去水流。井桐疏叶冷。冷叶疏桐井。
- 鉴赏
这首《菩萨蛮》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愁的画面。
“曲阑凭遍看漪绿”,诗人站在曲折的栏杆旁,凝视着碧波荡漾的水面,绿波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这一句以动态的水波与静态的栏杆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情感投射。
“绿漪看遍凭阑曲”,诗人继续沿着栏杆行走,每一步都伴随着对绿漪的欣赏,仿佛在与自然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这种连续的动作描绘,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流水去时愁”,随着视线的转移,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处的流水。流水似乎带着某种愁绪,缓缓流淌,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流水以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愁时去水流”,愁绪与时间的流逝交织在一起,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感慨。
“井桐疏叶冷”,视线再次转向近处,井边的梧桐树上稀疏的叶子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冷清。这一句通过“疏叶”与“冷”字,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意,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冷叶疏桐井”,“冷叶”与“疏桐井”相呼应,构成一幅凄清的画面,强化了秋天的季节感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横笛晚舟轻”,夜幕降临,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伴随着轻盈的小舟在水面上漂浮。笛声与舟影相互映衬,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
“轻舟晚笛横”,“轻舟”与“晚笛”共同构成了一个动与静、远与近的和谐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惜,以及对生活中的简单快乐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中夜话赠马元龙
十年不作沙头客,旧时昵好头尽白。
偶然湖海订新知,久语寒泉落幽石。
白沙著月水澄天,一面吴绡滑令碧。
垆声沸尽火销灰,不觉西窗堕寒魄。
世儿啾啾弄吻舌,豆火不光他自窄。
等閒搩手量青天,枉把虚空记寻尺。
天池九万自乘风,不以蜩鸠损劲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