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法曹(fǎ cáo)的意思:指法律界人士,特指律师或法官。
分晓(fēn xiǎo)的意思:指天亮时分,夜晚与白天交替的时刻。也用来比喻事情的发展或结果变得明朗、清楚。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佳名(jiā míng)的意思:美好的名字;好听的名字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誉望(yù wàng)的意思:荣誉和声望。
照耀(zhào yào)的意思:指阳光、灯光等照射,使亮起来。
争似(zhēng sì)的意思:争相比拼,争先恐后。
- 鉴赏
此诗《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五十四),由清代诗人朱仕玠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学署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随波逐流的状态,与渔父的生活状态形成对比。
首句“佳名黍窃擅番疆”,以“佳名”形容学署,暗示其虽有名声,但实际却如同被窃取的番疆,暗含讽刺之意。接着“照耀群分晓日光”,描述学署在某种程度上如同晨曦之光,照亮周围,但这种光芒并非真正有益于众人,而是表面文章。
“争似法曹年正少,漫誇誉望出扶桑。”这一句通过对比,将自己与年轻有为的法曹进行比较,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对年轻才俊的羡慕。法曹年少有为,名声远播,而自己却在学署中感到岑寂无聊,无法施展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刻。通过“尸位学署”、“岑寂无聊”等词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中问月
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
昔随飞盖处,今照入山时。
借助秋怀旷,留连夜卧迟。
如归旧乡国,似对好亲知。
松下行为伴,溪头坐有期。
千岩将万壑,无处不相随。
玉泉道中作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
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
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
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
谷深烟壒净,山虚钟磬长。
念此清境远,复忧尘事妨。
行行即前路,勿滞分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