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非诗画非画,山简襄阳别有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咤(bēi zhà)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声音或情感。
边头(biān tóu)的意思:边缘或角落。
边尘(biān chén)的意思:边缘尘埃,指微小的事物或琐碎的事务。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汉水(hàn shuǐ)的意思:指汉江,也泛指河流。
甲兵(jiǎ bīng)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
江左(jiāng zuǒ)的意思:指江南地区,尤指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比喻江南地区的人或事物。
力士(lì shì)的意思:形容人身体强壮、力大无比。
留藏(liú cáng)的意思:指将有价值的东西保留下来,不轻易流失或丢失。
年力(nián lì)的意思:指年龄和力量。
前汉(qián hàn)的意思:指汉朝初期,即西汉朝的前半段。
岘首(xiàn shǒu)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首先受到攻击的地方。
依前(yī qián)的意思:按照以前的方式或顺序进行。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竹院(zhú yuàn)的意思:指竹子围成的院子。
只轮不返(zhǐ lún bù fǎn)的意思:表示无法回头或无法挽回的局面
- 鉴赏
这首诗《太白襄阳歌图》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巧妙地融合了李白的豪放与襄阳的历史背景,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谪仙非诗画非画”,以“谪仙”喻指李白,既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又暗示其作品超越了传统诗画的范畴,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接下来,“山简襄阳别有话”,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山简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襄阳这一地点的文化内涵,同时引出对李白在襄阳活动的联想。
“空令江左作图看,竹院留藏我悲咤”,这两句表达了对李白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诗人似乎在说,虽然李白的诗画作品可以被世人欣赏,但真正能理解其深意和情感的,只有自己。竹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我悲咤”则表达了对李白命运的感慨和对诗歌艺术的敬畏。
“传闻边头腥甲兵,岘首依前汉水清”,这两句描绘了边疆的战乱景象与襄阳自然环境的宁静对比,暗含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岘首山与汉水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寓意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
最后,“只轮不返边尘扫,莫负当年力士铛”,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辉煌与牺牲。其中,“只轮不返”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位英雄未能善终,“边尘扫”则象征着边疆的安宁,“力士铛”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武器或工具,这里借以表达对英雄力量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李白及其作品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暮春伯宪留饮席上走笔戏成二首
春从花际来,却向天边去。
莺蝶空徘徊,寻春不知处。
彭九廷评改丞卫首垂临访未遂驰贺辄成鄙句少
三年廷尉评,别事忽除丞。
步武通规近,生涯薄俸增。
翰林终必复,雅道已难能。
不预闻新命,那期念旧朋。
马鞍烦远御,爵刺改前称。
礼旷徒渐汗,情高倍服膺。
弹冠开慰喜,耸袂羡轩腾。
驰贺冰泥滑,宾阶愧后登。
送朱郎中得谢归淮南二首
天香犹在入朝衣,早见都门解绶归。
晚岁高风增慷慨,今宵列宿动光辉。
谁供白酒开谈笑,自向沧洲洗是非。
从此淮禽相看喜,沙边不复背公飞。
依韵酬献陈州王密学见寄二首
触热初来太华西,恐烦后命促佳期。
两人幕府叨同日,千载门阑值一时。
储邸忽开趋诏召,宾筵空在失栖迟。
念公诗句情无极,更听秦民话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