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炬上人之金陵未还保叔塔院留赠》
《炬上人之金陵未还保叔塔院留赠》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闻说离山久,生缘外方

三衣长挂体,一钵不持粮。

禅处松将偃,归时草正芳。

残书未了,拟借最高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书(cán shū)的意思:指残破不全的书籍,比喻知识浅陋或学问不全面。

三衣(sān yī)的意思:指一人身上穿的衣服已经三层叠加,形容极度贫困。

生缘(shēng yuá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关系,特指前世或命中注定的缘分。

外方(wài fāng)的意思:指外地、外国。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炬上人的僧侣在金陵的保叔塔院停留,尚未返回离山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僧侣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句“闻说离山久”,点明了炬上人离开家乡已久的事实,暗示其修行之路的漫长与坚定。接着,“生缘遍外方”一句,表达了他广泛结识众生,修行足迹遍布四方的广度与深度。

“三衣长挂体,一钵不持粮”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炬上人简朴的生活方式。三衣象征着佛教僧侣的基本生活装备,一钵则代表了他们仅有的饮食工具。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僧侣生活的清贫,更展现了他们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禅处松将偃,归时草正芳”描绘了炬上人在松树下静坐修行的场景,以及他即将离开时周围环境的美好。松树的“偃”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松树的形态,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而“草正芳”则以生机勃勃的景象,预示着炬上人未来旅程的美好。

最后,“残书看未了,拟借最高房”表达了炬上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未来可能居住之所的好奇与期待。残书虽未读完,却已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拟借最高房”则透露出他对高处的向往,或许是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炬上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宁静、淡泊、追求精神境界的形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哀王荆公·其二

乡闾匍匐苟相哀,得路青云更肯来。

若使风光解流转,莫将桃李等閒栽。

(0)

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其三

城中车马已諠諠,竹下高人尚晏眠。

倚道公门少还往,可能时到野塘前。

(0)

钓台

羊裘东汉客,归隐钓鱼滩。

天子不能屈,先生非苟难。

云藏古石在,风激世人寒。

祠下青青竹,何妨把钓竿。

(0)

寄题开福院白莲堂

玉色荷花自是仙,道人更慕远公贤。

此生欲结东林社,求取新诗十八篇。

(0)

灵岩一线天

一画起于乾,先天至后天。

灵岩天一线,想在伏羲前。

(0)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

假法人间有万般,君宜求取紫金丹。

昆崙山上楼台耸,北海炉中龙虎攒。

此个药中为贵宝,将来鍊就作天官。

玉皇数下金玄诏,始信云衢去不难。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