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灯影(dēng yǐng)的意思: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比喻短暂的存在或虚幻的事物。
淋铃(lín líng)的意思:形容雨水下得很大,声音像敲铃一样清脆。
瞢腾(méng téng)的意思:形容眼睛看不清楚,行动迷茫不定。
欹倾(yī qīng)的意思:指倾斜或倾向一方,形容偏向或偏袒某一方面。
人听(rén tīng)的意思:指人们都在倾听,形容某种事物或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伤情(shāng qíng)的意思:指心情悲伤、情感受到伤害。
无闻(wú wén)的意思:没有人知道或听说过
寻思(xín sī)的意思:思考、考虑
玉枕(yù zhěn)的意思:指睡在玉石上的枕头,比喻官位高贵、舒适安稳。
不寻思(bù xín sī)的意思:不用费心思考虑、不用思考就能明白的意思。
雨淋铃(yǔ lín líng)的意思:形容雨点落在铃上发出的声音,比喻有人受到指责或批评。
-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浪淘沙·其四》是俞士彪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处的画面。"玉枕惯欹倾",形象地写出主人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状,暗示了内心的不宁。"薄醉初醒",透露出主人公试图借酒消愁,但醉意未消,清醒中更添愁绪。
"拭将梦眼半瞢腾",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主人公努力睁开朦胧的眼睛,试图看破梦境与现实的界限。"人语无闻灯影淡,鼓已三更",营造出寂静而冷清的夜深氛围,孤独感油然而生。"檐际雨淋铃",以雨打屋檐的声响,增添了凄凉的意象,仿佛远处的铃声在耳边回荡,令人更加难以平静。
"不耐人听",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这哀怨的雁鸣声的反感,却又无法忽视,反映出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哀伤。最后两句"何来哀雁又声声。便不寻思当日事,也勾伤情",直接揭示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即使尽力回避,往事依然触动心弦,引发深深的情感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过去情感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蕙兰芳引.咏杜鹃
勒使春归,忙杀了、乱红愁绿。
更有甚伤心,向我似啼还哭。
血痕在口,又何用、此间思蜀。
到三更月冷,不许愁人眠熟。
便去何如,如何不去,是谁拘束。
怎似我羁栖,守定暗窗孤烛。
玉人何处,佳期未卜,倩伊行、到彼再三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