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甘自同荠,忘忧宁用萱。
有木皆剥实,何草不陈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五)秋香亭》中的第五首,描绘了秋日秋香亭中的景象。诗人以"高轩盛丛菊"开篇,赞美了亭前菊花盛开的壮观,暗示了秋天的丰收与生机。接着,他将菊花的甘甜与荠菜相提并论,表达出对朴素生活的欣赏,而忘忧草(萱草)则被用来寄托忘却忧虑的愿望,但诗人更倾向于菊花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有木皆剥实,何草不陈根"进一步描绘了秋天万物成熟的景象,树木结出累累果实,草木也进入了新的生长阶段。然而,诗人特别强调了"独此冒霜艳",赞美菊花在寒霜中依然娇艳无比,其芬芳馥郁充盈整个中园,展现了菊花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秋日景色,又寓含了诗人的人生哲理,体现了梅尧臣诗歌清新自然、深沉内敛的艺术风格。
乍暖还寒二月天,酿红酝绿斗新鲜。
日烘春色成和气,风弄花香作瑞烟。
莺舌似簧初学语,柳条如线未飞绵。
金杯满酌黄封酒,欲劝东君莫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