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前夕,诗人独自漫步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首句“采芝不觉过前山”,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的状态,仿佛在采集灵芝的过程中,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越过前方的山岭。这种不经意间的行进,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无间。
“偶答樵歌莫却还”,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山中樵夫之间的互动。在山林中,诗人偶然听到樵夫的歌声,这歌声或许包含了对生活的感慨或是对自然的赞美。诗人被这歌声所吸引,没有立即离开,而是选择停留,或许是在思考,或许是在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带来的宁静与和谐。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生活诗意的追求。
“人影自行残照外”,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的身影在余晖中逐渐拉长,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一句通过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雨云先入翠微间”,则是对即将来临的夜幕的预示。随着雨云的聚集,山间的翠绿被一层薄雾所覆盖,预示着夜晚的降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换,也暗含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夜晚的期待或感慨,可能象征着对宁静夜晚的向往,或者是对某种内心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它不仅是一次自然之旅的记录,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环境相互映照的体现,充满了哲思与美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怀友
江蟹初肥天欲霜,莫云红树写秋光。
西风携手登临地,今日黄花两处香。
寄题王宗卿答春堂
天德不可名,煦濡在三春。
母恩不可报,爱慕极终身。
粲粲白华士,筑堂奉其亲。
堂前种丛兰,堂后植脩筠。
列卿禁武近,出牧藩条新。
起居佩慈训,平谳宣皇仁。
属怀音书遥,曷慰色笑频。
驰神越海峤,竦睇彻昏晨。
鼎钟曾足多,滫瀡良未珍。
请将蓼莪义,一为君子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