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白云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耕社会中祭祀土地神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人文关怀。诗人沈与求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之余,通过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虔诚心情。
首句“瓦鼓喧喧殢土龙”,生动地描绘了祭祀现场热闹非凡的景象。瓦鼓是古代民间祭祀时常用的打击乐器,其声音洪亮,能激发人们的宗教情感。土龙则是古代农耕文化中象征土地神的图腾,人们通过祭祀土龙来表达对土地的敬畏之情。“殢”字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沉浸在祭祀活动中的状态,显示出仪式的庄重与虔诚。
接着,“纸钱零乱野祠中”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祭祀现场的氛围。纸钱是古人祭祀时常用的祭品之一,焚烧后化为灰烬,寓意着将人间的福气传递给神灵。零乱一词,既描绘了纸钱散落的情景,也暗示了祭祀活动的随意与朴素,体现了民间信仰的质朴与真诚。
后两句“谁能向此分馀沥,润泽焦枯不计功”,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默默奉献精神的赞美。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往往不会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是希望通过共同的祈祷,为大地带来雨水,滋润干涸的土地,促进农作物生长。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祭祀习俗,更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