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蚩氓(chī méng)的意思:指无德、无义、无赖之人。
戴胜(dài shèng)的意思:指戴上胜利的帽子,形容取得了胜利。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茧丝(jiǎn sī)的意思:指经过长时间磨砺和修炼后的人,比喻经过困苦和努力后得到的成果或修养。
流亡(liú wáng)的意思:指因政治原因、战争、迫害等而被迫离开家乡或国家,流亡他乡的现象。
流离(liú lí)的意思:形容人在外地漂泊流离,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
年饥(nián jī)的意思:年饥意指年年饥荒,形容连年灾荒,民不聊生。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秋成(qiū chéng)的意思:指秋天的收获季节,比喻辛勤努力后取得的丰硕成果。
蹂躏(róu lìn)的意思:蹂躏指肆意践踏、摧残,毫不顾忌地伤害或侵犯。
鼠壤(shǔ rǎng)的意思:指鼠洞或老鼠的巢穴。比喻狭小、肮脏、拥挤的居住环境。
堂皇(táng huáng)的意思:指气势宏大,庄严雄伟,充满威严和尊贵的样子。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屠伯(tú bó)的意思:指残忍暴虐的人。
夏税(xià shuì)的意思:夏天的税收,指夏季的负担或困扰。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肉鼓吹(ròu gǔ chuī)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大肆宣扬、吹捧,通常是夸大事实、夸张说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社会动荡时期百姓生活的艰辛与苦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痛苦。
首句“夏税秋成困茧丝”,点明了农民在战乱中不仅要承受正常的赋税负担,还要面对因战乱而加剧的生存压力,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接着,“何如蹂躏互流离”一句,表达了战争导致的人员流动和生灵涂炭的惨状,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蚩氓醢鲊人刀俎,屠伯堂皇肉鼓吹”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战乱中的百姓比作砧板上的鱼肉,被权贵们随意宰割,生动地揭示了社会不公和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坐享其成、大肆挥霍的权贵阶层。
“蚕罢桑条鸣戴胜,年饥鼠壤种蹲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蚕事结束,桑树凋零,戴胜鸟的鸣叫似乎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已逝去;而鼠类猖獗,表明粮食短缺,百姓生活更加艰难。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最后,“流亡飘泊天涯遍,身似杨花逐叛儿”两句,以“杨花”比喻流离失所的百姓,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境遇。同时,“逐叛儿”一词,既是对战乱中叛乱分子的讽刺,也是对社会动荡根源的一种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战乱对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表达了诗人对苦难百姓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海上读书
浮云薄海色,万里如秋空。
青苍杳无际,岛屿蟠蛟龙。
上有读书者,结茅谁与同。
朝餐海上霞,夕友沧江翁。
乘桴嗟尼父,把钓思任公。
犹慕鲁连子,不受却秦功。
千金若土壤,清名吊高风。
愧予老儒术,白首且相从。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