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囊诗是画,尽室笔为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酒(bái jiǔ)的意思:指未经勾兑、掺杂的纯粹酒精饮料,也用来比喻纯正、纯洁的事物。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尽室(jìn shì)的意思:尽快、尽量地做某事,不遗余力地完成某项任务。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尚玄(shàng xuán)的意思:尚:尊重,崇尚;玄:深奥,神秘。形容人对于深奥神秘之事物的崇尚和追求。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杖头(zhà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智慧或才能的极限,也指人的头脑和智慧。
贫非病(pín fēi bìng)的意思:指贫穷并非一种病态,贫困并非可怕的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首联“白酒时时醉,青山处处缘。”以酒醉喻心灵的自由与放纵,以山为伴,象征着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契合。诗人通过饮酒与登山,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脱。
颔联“满囊诗是画,尽室笔为田。”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诗囊中装满了他创作的诗歌,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而他的住所则成了他挥洒才情的田野,暗示着他将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以笔墨为生,以诗文为乐。
颈联“自道贫非病,人嘲白尚玄。”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他并不因物质的贫乏而感到痛苦,反而在精神层面找到了满足。面对他人的嘲笑和不解,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认为白发和学问一样深邃。
尾联“明朝到郢上,谁赠杖头钱。”预示着诗人的未来旅程。郢上,古代地名,常用来指代文化繁荣之地。诗人似乎在憧憬着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到达这样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或许会有人赏识并给予他支持。这既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也体现了他对艺术价值的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艺术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与表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蜀道易
美矣哉,西蜀之道,何今易而昔难。
陆有重岩峻岭万仞镵天之剑阁,水有砅雷掣电悬流怒吼之江关。
自昔相戒不敢至,胡为乎今人操舟抺马夕往而朝还。
大圣建皇极,王道坦坦如弦直。
西有雕题金齿之夷,北有毡裘椎䯻之貊。
东南大海际天地,岛居洲聚千万国。
莫不奉琛执䞇效朝贡,春秋使者来接迹。
何况川蜀处华夏,贤王于此开寿域。
播以仁风,沾以义泽。家和人?,櫜兵敛革。
豺狼变化作驺虞,蛇虺消藏同蜥蜴。
凿山焚荒秽,略水铲崖石。
帆樯屝履任所往,宛若宇宙重开辟。
美哉蜀道之易有如此,四方行旅络绎来游西览德。
成都万室,比屋如云。桑麻蔽原野,鸡犬声相闻。
文翁之化,孔明之仁。严郑之节,杨马之文。
遗风渐被比邹鲁,士行贤哲方回参。
方今况有贤圣君,大开学馆论典坟,坐令政化希华勋。
徵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
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
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
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
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
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
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
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
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
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
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
《蜀道易》【明·方孝孺】美矣哉,西蜀之道,何今易而昔难。陆有重岩峻岭万仞镵天之剑阁,水有砅雷掣电悬流怒吼之江关。自昔相戒不敢至,胡为乎今人操舟抺马夕往而朝还。大圣建皇极,王道坦坦如弦直。西有雕题金齿之夷,北有毡裘椎䯻之貊。东南大海际天地,岛居洲聚千万国。莫不奉琛执䞇效朝贡,春秋使者来接迹。何况川蜀处华夏,贤王于此开寿域。播以仁风,沾以义泽。家和人?,櫜兵敛革。豺狼变化作驺虞,蛇虺消藏同蜥蜴。凿山焚荒秽,略水铲崖石。帆樯屝履任所往,宛若宇宙重开辟。美哉蜀道之易有如此,四方行旅络绎来游西览德。成都万室,比屋如云。桑麻蔽原野,鸡犬声相闻。文翁之化,孔明之仁。严郑之节,杨马之文。遗风渐被比邹鲁,士行贤哲方回参。方今况有贤圣君,大开学馆论典坟,坐令政化希华勋。徵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3667c6922f86218992.html
答夏景瞻
昔居赏溪曲,怵迫靡所侵。
衲衣挂石壁,燕坐长松阴。
子来慰幽寂,语合相知深。
孤云十年别,明月千里心。
而我亦何事,投迹此禅林。
向来结茅地,回首空青岑。
宁知江海远,遇子复在今。
百挫志矫矫,犹能发狂吟。
清辞入古调,一鼓薰风琴。
吁嗟众响作,过耳无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