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宦北南俱是客,频来宾主更谁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见(biān jiàn)的意思:指在某种情况下,只要稍微一看或一听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或情况。
宾主(bīn zhǔ)的意思:指客人和主人的关系,客人作为宾客,主人作为东道主。
禅家(chán jiā)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也可用来形容有着深厚内涵和智慧的人。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独无(dú wú)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敢言(gǎn yán)的意思:指敢于直言不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葛藤(gé téng)的意思:比喻事物纷乱、错综复杂,难以解开。
来宾(lái bīn)的意思:指来自外地或其他地方的客人。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农父(nóng fù)的意思:指农民父亲,也泛指农民。
上寻(shàng xún)的意思:指向上寻找,寻求更高的境界或更高的事物。
田塍(tián chéng)的意思:指田地内的土堤,比喻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形成坚固的集体。
无能(wú néng)的意思:缺乏能力、无法胜任或无法有效处理事情
寻诗(xún shī)的意思:寻找诗歌,也指追求诗意和美好的境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东阳在九日游慈恩寺时的所思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禅理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联“偶从农父问田塍,又向禅家话葛藤”,诗人以平易近人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在田野间与农夫交谈,在寺院中与僧人探讨禅理的情景。这里通过“田塍”和“葛藤”的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复杂与曲折。
颔联“久宦北南俱是客,频来宾主更谁僧”,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为官,四处漂泊,如同过客的感受。同时,通过“宾主”与“僧”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人生角色的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颈联“行怜马上寻诗惯,坐忆湖边见月曾”,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他习惯于在旅途中寻找灵感,回忆起曾经在湖边赏月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尾联“到此暂抛尘土累,敢言清世独无能”,诗人在此表达了暂时摆脱世俗烦恼的决心,同时也对自己在清世中的能力有所反思。这一句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我价值的审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理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内心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庆源堂
嵩岳崚嶒中天地,三十六峰皆环翠。
比控大河来激湍,望沬扬奔何时已。
君不见河源浚发自昆崙,迤逦大活之井承渊之谷,甘水神液何太温。
东徙人间驻长寿,纡回积石度龙门。
公家溯河枕天险,巨灵呵护符宝存。
安定传经破坟典,岂止道德五千言。
相迹肇基皆戬谷,汤汤福泽贻仍昆。
芳兰玉树丛十洲,朱门甲第列五侯。
兄弟两都联八座,四世公卿陈太丘。
天老居然沛霖两,调梅视昔凤池头。
朝回群从榻堆笏,仙□琼浆醉卿月。
十轮三戟谢汉家,以嗣以续登□阙。
今人共羡全盛时,昔贤苦心那得知。
佐唐□封自文叔,浚源导流无尽期。
愿言来世召公似,夙夜遑遑懋敬止。
请问嵩下河流何日得西归,庆源与之相终始。
《庆源堂》【明·黄廷用】嵩岳崚嶒中天地,三十六峰皆环翠。比控大河来激湍,望沬扬奔何时已。君不见河源浚发自昆崙,迤逦大活之井承渊之谷,甘水神液何太温。东徙人间驻长寿,纡回积石度龙门。公家溯河枕天险,巨灵呵护符宝存。安定传经破坟典,岂止道德五千言。相迹肇基皆戬谷,汤汤福泽贻仍昆。芳兰玉树丛十洲,朱门甲第列五侯。兄弟两都联八座,四世公卿陈太丘。天老居然沛霖两,调梅视昔凤池头。朝回群从榻堆笏,仙□琼浆醉卿月。十轮三戟谢汉家,以嗣以续登□阙。今人共羡全盛时,昔贤苦心那得知。佐唐□封自文叔,浚源导流无尽期。愿言来世召公似,夙夜遑遑懋敬止。请问嵩下河流何日得西归,庆源与之相终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9167c68333e5588189.html
张月梅子昂竹石图歌
近来海内写竹石,集贤学士有李衎。
吴兴翰林公更神,大抵不令石作板。
半幅萧萧烟雾枝,如卷中有千尺奇。
洞穴常起鬼神疑,嵩华衡岱狎童儿。
金溪处士清似鹤,携此随秋访幽壑。
我忆为公故僚吏,细抚遗书双泪落。
吁嗟翰林今世无,一笔犹可重江湖。
鸣凤之下出瑾瑜,高风况足励顽夫。
一丛花.为尤悔庵悼亡
梦中钗镜石湖滨。书到却伤神。
细君不待东方朔,负诙谐、割肉金门。
织字销沉,炉香断绝,簇蝶冷湘裙。
法曹花照挽车人。曾倚塞垣春。
重题柿叶翻时句,楚兰红、何处招魂。
五夜朝衫,一灯佛史,莫漫染啼痕。
琐窗寒.独醉先生同谢青过瞻园汾赋,用片玉词韵
惜别西湖,归来白下,昼扃双户。
桐阴剪尽,过了几番秋雨。
喜乡关、故人乍逢,小楼密坐停杯语。
试问君此际,清宵蜜炬,可忘羁旅。风暮。凭栏处。
但一片澄烟,乱星四五。寒林月影,恰伴胎仙俦侣。
觅当年、三径旧踪,乖崖醉石今在否。
待墙头、放遍南枝,日涉携樽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