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长缨(cháng yīng)的意思:指权力或责任的掌握者,也指掌握权力或责任的人。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昆明(kūn m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美丽、出众。
却说(què shuō)的意思:表示转折,用以引出另一个话题或情节。
胜算(shèng suàn)的意思:指胜利的希望和可能性。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文士(wén shì)的意思:指文学修养高深、才华出众的人。
五岭(wǔ lǐng)的意思:指中国境内的五大山脉,也用来形容山岭重叠、连绵不绝的景象。
习战(xí zhàn)的意思:指习惯于战争,喜欢战斗。形容人好斗好战,喜欢争斗。
- 鉴赏
这首诗《南征歌十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唐顺之作,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以及对将领与文士角色的探讨,展现了深邃的历史洞察和哲思。
首句“五岭烽烟久未平”,描绘了南方边疆地区长期的战乱景象,烽火连天,战火不断,暗示了国家边防的严峻形势。接着,“君王习战幸昆明”一句,以“幸”字转折,似乎在说君王虽然喜好征战,但也有避战求安的一面,昆明可能暗指避战之地或某种象征,表达了对君主策略的微妙评价。
“却说将军多胜算,不须文士请长缨”则进一步展开讨论,将军们凭借智谋和勇气,往往能制定出有效的作战计划,而文士虽有才华,但在军事行动中或许不如将军直接有效。此句通过对比将军与文士的角色,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不同职业在特定情境下的价值与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渴望,还蕴含了对权力、智慧与勇气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性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调太学博士
弱龄释负担,浮沈游国都。
久知意不惬,眷言返田区。
无为好爵縻,衣锦享我刍。
顾非骍栗资,何用辱鼎酺。
天罗汰迂散,移署厕文儒。
摄齐升孔堂,惭非由也徒。
蔼蔼青衿子,郁郁含华珠。
上理羲皇文,下则述唐虞。
暮春西水涯,温藻穆敷愉。
童冠从我游,咏歌聊以娱。
辟雍何崇崇,崇崇䴡天枢。
周王亮有造,贤者济弘图。
小子发斯谣,聊与击壤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