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见 吴 秀 才 与 池 妓 别 因 成 绝 句 唐 /杜 牧 红 烛 短 时 羌 笛 怨 ,清 歌 咽 处 蜀 弦 高 。万 里 分 飞 两 行 泪 ,满 江 寒 雨 正 萧 骚 。
- 注释
- 红烛:形容颜色鲜艳的蜡烛,象征着短暂的情感或时光。
羌笛: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
怨:哀怨、悲伤的情绪。
清歌:清澈悠扬的歌声。
咽处:声音哽咽的地方。
蜀弦:蜀地的琴弦,可能指某种特色乐器。
高:这里指歌声或琴声高昂。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分飞:分离、远行。
两行泪:两串泪水,象征分离的痛苦。
满江:整条江面。
寒雨:寒冷的雨水。
萧骚:形容风雨声凄凉。
- 翻译
- 红色的蜡烛燃烧短暂,羌笛吹出哀怨的曲调。
清脆的歌声在哽咽中升高,蜀地的琴弦奏出激昂的旋律。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別二首·其二》中的四句话。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场离别的情景,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红烛短时羌笛怨",这里的“红烛”指的是昏暗的灯光,象征着时间的短暂和离别的迫近。“羌笛怨”,则是说羌笛吹奏出愁怨之声,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哀伤。
"清歌咽处蜀弦高",“清歌”指的是那悦耳而又带有哀婉情感的声音,而“咽处蜀弦高”,则是说这声音在喉间回旋,伴随着高亢的琴弦声响起,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
"万里分飞两行泪",这里的“万里”形容距离之远,“分飞”指的是像鸟儿一样被迫分离。“两行泪”则是说在这样的情境下,泪水如溪流般涌出,表达了深沉的哀伤。
"满江寒雨正萧骚",“满江”形容雨水充斥整个江面,“寒雨”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正萧骚”,是说这样的雨天恰好与内心的哀伤相呼应,增添了离别时的愁绪。
整体而言,这段文字通过对音乐、泪水和寒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情且又无奈的离别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