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李 校 书 适 越 谒 杜 中 丞 唐 /刘 长 卿 江 风 处 处 尽 ,旦 暮 水 空 波 。摇 落 行 人 去 ,云 山 向 越 多 。陈 蕃 悬 榻 待 ,谢 客 枉 帆 过 。相 见 耶 溪 路 ,逶 迤 入 薜 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旦暮(dàn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指时间的极短暂。
山向(shān xiàng)的意思:山势向某个方向延伸,形容某种趋势或倾向。
枉帆(wǎng fān)的意思:比喻行动或努力白费,无益。
逶迤(wēi yí)的意思:曲折、蜿蜒。
溪路(xī lù)的意思:溪路指的是小溪边的小路,比喻非常隐蔽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位置。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谢客(xiè kè)的意思:指迎接客人或送别客人。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悬榻(xuán tà)的意思:指人生命垂危,临近死亡的状态。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耶溪(yē xī)的意思:指突然发生的好事或者幸运的机会。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注释
- 江风:江上的风。
处处:到处。
尽:充满。
旦暮:早晚。
水空波:只有水波。
摇落:吹落。
行人:行人。
去:离开。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
向:向着。
越:更多。
陈蕃:东汉名士陈蕃。
悬榻:挂起床榻以示欢迎。
待:等待。
谢客:拒绝客人。
枉帆过:特意乘船来访。
相见:相遇。
耶溪:古代地名,今浙江嵊州。
逶迤:蜿蜒曲折。
入:进入。
薜萝:薜荔和女萝,常指隐居之处。
- 翻译
- 江面上的风无处不在,早晚间只有水波荡漾。
行人的身影被吹落,云山似乎越来越多。
陈蕃在家设榻等待,却让过客乘船来访。
在耶溪的路上相遇,小径蜿蜒深入藤蔓丛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苦和自然景象交织的情感。首句“江风处处尽”,表现了秋天江边的萧瑟气氛,风声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告别。紧接着“旦暮水空波”则是对这份离愁的一种形象化表达,仿佛时间在不断流逝,而心中的波澜却无法平息。
第三句“摇落行人去”,通过树叶随风摇曳、游子远行的景象,传递出一种秋意浓重与离别之情。随后的“云山向越多”则是对目的地——越地山川之多的一种描绘,也暗示着行者心中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渴望。
“陈蕃悬榻待,谢客枉帆过”,这里的“陈蕃”和“谢客”可能是指代某些历史人物或友人,他们的故事被用来作为对行者的期盼和祝愿。悬榻(床)意味着等待,而枉帆则是徒劳无功的舟航,两者都是对于远去之人的留恋与不舍。
最后,“相见耶溪路,逶迤入薜萝”,通过对两人可能会在某个小溪边重逢的情景描绘,以及溪水曲折流入荆棘丛生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重聚的美好憧憬与期待。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深远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怀,是对友情和离别的一种抒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