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收疑冻井,晚荐纳凉宫。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
客貌清谁并,仙肌莹自同。
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化工(huà gōng)的意思:化学与工程的结合,指化学工程或化学工业。
金碗(jīn wǎn)的意思:比喻富贵、享受。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筠簟(yún diàn)的意思:筠簟是指用竹子编制的席子,比喻清贫的生活。
路中(lù zhōng)的意思:指人生道路上的中心或核心部分。
纳凉(nà liáng)的意思:在夏天的炎热天气中,为了避免高温带来的不适,人们寻求凉爽的地方。
宁可(nìng kě)的意思:表示在两个选择之间,宁愿选择前者而不选择后者。
盘空(pán k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空无一物,空荡荡的状态。
弱藻(ruò zǎo)的意思:指弱小无助的个体,也比喻力量薄弱、地位低微的人或事物。
天质(tiān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天生才能或品质。
纤尘(xiān chén)的意思:纤尘指非常细小的尘土,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事物。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玉盘(yù pán)的意思:指玉制的盘子,比喻珍贵而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照夜(zhào yè)的意思:夜晚照明,形容亮度极高。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咏夏冰》描绘了夏日冰块的珍贵与清凉。首联“寒收疑冻井,晚荐纳凉宫”写冬日积冰经过寒冬凝结,仿佛井底冻结,傍晚时分被献入宫廷以供纳凉。接下来,“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赞美冰块的纯洁,它能消解炎热,仿佛夺走了自然界的造化之力。
“气蒸金碗润,色映玉盘空”形象地描述了冰块在金碗中融化,其蒸腾的雾气使器皿显得更加润泽,冰晶的色泽映照在玉盘上,空灵而明亮。诗人接着通过“弱藻含犹在,纤尘隔未通”暗示冰块的纯净,连微小的藻类也得以留存,尘埃无法侵入。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进一步强调冰块的坚贞,即使不是山石也能依靠,一旦遇热则会融化为水。后两联“照夜何须月,惊秋讵待风”写冰块的明亮足以照亮夜晚,无需借助月光,其到来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无需等待风的吹拂。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形容冰块可用于制作屏风,其透明无暇不会隐藏任何事物,作为佩饰也难以被攻破。诗人接着将冰块的清冷与人的肌肤相比,赞美其如仙肌般莹洁。最后,“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希望冰块能缓解暑热,带给人们清凉,甚至表达出对行人的关怀,愿将其分赠于旅途中的行人。
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情于物,既展现了夏日冰块的形态美,又传达了诗人对清凉之美的向往和对人间疾苦的关怀。
君昔鸣琴向上饶,我乘西江使者轺。
曾闻善政冠邻邑,道路往往传歌谣。
我今旬宣西江路,君已迁腾官粉署。
河阳花发春满城,还是潘郎旧栽树。
丈夫用世思有为,立身行道无崇卑。
君不见,汉廷贤令多通显,千古不磨循吏传。
美人家傍青山住,脩竹森森绕庭户。
苍雪晴飘隔树风,寒岚昼滴层厓雨。
前村野色遥相连,长桥直抵疏篱边。
半肩行李随诗叟,一棹烟波度酒船。
迩来别却清幽境,仕路难忘旧游兴。
栖凤枝头夜月孤,钓鱼亭下秋风冷。
何日功成便赋归,登山临水重题诗。
此君相见应无恙,晚节贞心如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