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君马黄》
《君马黄》全文
明 / 沈一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君马黄,我马苍。游龙不顾飞鸿飞兔何言良。

神龙失云如跛牂,腾蛇委鳞角亡。

请从枥下居,无厌糟与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跛牂(bǒ zāng)的意思:指行走困难或行动不便。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飞兔(fēi tù)的意思:形容动作敏捷迅疾,如飞一般快速。

飞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雄鹰飞翔的姿态,形容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人。

鸿飞(hóng fēi)的意思:形容大鸟飞翔或大事业腾飞。

君马(jūn mǎ)的意思:指君主骑马,形容君主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的样子。

鳞角(lín j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数量众多,层次丰富。

马黄(mǎ huáng)的意思:形容马的毛色黄色,也用来比喻人的容貌憔悴、瘦弱。

蛇委(shé wěi)的意思:形容人狡猾、阴险。

神龙(shén lóng)的意思:神龙是指具有神奇力量的龙,也用来比喻非凡的才能或者具有威严的人物。

腾蛇(téng shé)的意思:指蛇腾身而起,形容气势猛烈,威风凛凛。

无厌(wú yàn)的意思:不满足于已有的,贪得无厌

游龙(yóu l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在空中飞翔、自由自在地行动。

君马黄(jūn mǎ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或肤色黄而无华。

鉴赏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君马与我马的不同境遇和态度。首句“君马黄,我马苍”直接点出君马与我马的颜色差异,暗含着地位或命运的高低之别。接着,“游龙尚不顾,飞鸿飞兔何言良”运用比喻,将君马比作不受游龙顾盼的普通之物,而将我马比作难以企及的飞鸿与飞兔,表达了对君马的羡慕与自我价值的反思。

“神龙失云如跛牂,腾蛇委雾鳞角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将君马比作失去了云彩庇护的神龙,如同跛足的小羊,象征其失去往日的荣耀与保护;将我马比作在雾中迷失方向的腾蛇,鳞角消失,暗示其处境的艰难与迷茫。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君马与我马在不同环境下的命运变迁,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思考。

最后,“请从枥下居,无厌糟与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无奈与自嘲。枥下居,指的是马厩,这里暗示诗人愿意接受平凡的生活,不再追求那些高不可攀的荣誉与物质享受,而是选择与现实和解,过着简朴而平静的生活。同时,“无厌糟与糠”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即使是最普通的饲料(糟与糠),也能满足他的需求,不再奢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君马与我马的不同境遇,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的接纳与适应。

作者介绍
沈一贯

沈一贯
朝代:明

(1531—1615)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猜你喜欢

又赠王舍人四首·其一

送美城东陌,还车望上阳。

观阙百馀尺,蓉城郁相望。

同在天一隅,子今旋旧疆。

经子故所居,我马立徬徨。

(0)

昔司空表圣辞官后预营冢圹与宾客同游世传以为达予葬淑人迫于岁暮功虽未讫而规制定矣营度往还得绝句十二首目之曰生游棹歌非敢仰希先躅亦聊以寄兴云尔·其四

水面风来闻磬声,玉虚台殿俯清泠。

年来晴雨无凭准,我欲云阶暂乞灵。

(0)

再用翰林诸公韵·其一

人间行路古来难,亦有南山与北山。

莼菜可能羊酪美,张翰不共陆机还。

云林窈窕时孤往,蓬户寻常夜不关。

翘首群龙会霄汉,沧洲天放老夫閒。

(0)

春日与客谈旧事有不能忘者纪以小诗·其九

官罗新赐印封全,擎出天门众手传。

怪道比他颜色异,文皇庚子进来年。

(0)

八月一日奉叔父且閒翁游鹤泾田舍

几年空作思归引,今日还登至喜堂。

风浪拍天收短棹,云山满目映斜阳。

良畴近绕渊明宅,修竹遥连大阮庄。

清世宴游那易得,赐金休问橐中黄。

(0)

次韵望居庸

连山限夷夏,中断出奇雄。

绝地蟠金锁,横天结翠幪。

尘沙飞不到,羊马贡还通。

今日班司马,谁铭瀚海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