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莲即事》
《采莲即事》全文
明 / 何巩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散尽平湖十里烟,阿谁双桨采莲船。

风扶翠袖行波面,雨送明珠到叶边。

断肠时惟半醉,尽伤情处为繁弦

碧天不肯秋月归向青铜暗里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谁(ā shuí)的意思:阿谁是指某个人,但因为对方的身份不明确或者不方便直接点名,所以用阿谁来代替。

暗里(àn lǐ)的意思:暗中、秘密地。

碧天(bì tiān)的意思:指蓝天,晴朗明净的天空。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采莲(cǎi lián)的意思:比喻男子追求女子,或者指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翠袖(cuì xiù)的意思:形容女子手臂纤细柔美,如翠玉般婉约动人。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繁弦(fán xián)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婉转,音调繁复。

归向(guī xiàng)的意思:指回归、归宿、回到本来的位置或状态。

莲船(lián chuán)的意思:指一种形状像莲花的船,比喻人才出众、品德高尚。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青铜(qīng tóng)的意思:形容文化传统久远,历史悠久。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伤情(shāng qíng)的意思:指心情悲伤、情感受到伤害。

鉴赏

这首《采莲即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采莲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湖面上的烟雾、采莲人的活动、以及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首先,“散尽平湖十里烟”,开篇便以“烟”字勾勒出湖面的朦胧美,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阿谁双桨采莲船”,一句看似简单,却巧妙地引入了采莲这一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劳动者的存在,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风扶翠袖行波面,雨送明珠到叶边”两句,更是将自然与人的活动巧妙结合。微风吹动着采莲人轻盈的衣袖,似乎在与波浪共舞;而细雨则如同珍珠般洒落在荷叶上,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诗意。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极断肠时惟半醉,尽伤情处为繁弦”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在采莲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令人心碎的情境,但诗人选择以“半醉”的状态去面对,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体现了面对困难时的豁达态度。而“尽伤情处为繁弦”,则暗示了音乐的力量,它能抚慰心灵的伤痛,让情感得以释放。

最后,“碧天不肯升秋月,归向青铜暗里圆”,以月亮的隐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月亮不愿在碧蓝的天空中升起,而是悄悄地在暗淡的青铜色中圆润,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采莲这一日常活动背后的人文情怀和自然之美,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哲思和情感的共鸣。

作者介绍

何巩道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猜你喜欢

用晦翁十梅诗韵酬张伯脩孙子直·其十

为花能工诗,不如赋拙赋。

珍重舂陵翁,能寻所乐处。

(0)

洪都病中口占

去年舆疾上洪州,百感婴怀又怕秋。

病体不因衰后觉,宦情谁向死前休。

乞身已晚荒三径,葬子无期负一丘。

造物傥从心所欲,乐天知命更何求。

(0)

王巽堂三十年不到湖亭丙戌春再来非旧矣用前韵以俟后游

庭院深深锁绿苔,扫花无帚半尘埃。

红霞满树刘郎去,青子垂枝杜牧来。

乍可放閒宽酒地,不能随俗贮香材。

醉翁自有山间乐,更取林霏手斫开。

(0)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其五

檐花夜落晓还晴,应为农祥一展颦。

惭愧青裙南亩妇,犁头能得几多春。

(0)

和观棋

七雄虎斗着难下,三季蚖蟠石不磨。

蛮触纷纷无了日,青秧白水弄镰柯。

(0)

玉川茶

一旗初试蜀山春,团銙谁论蔡与丁。

更出苦言浇谏味,世间醉梦合俱醒。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