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前见兰花》
《腊前见兰花》全文
宋 / 戴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兰丛才一干独向腊前开。

托荫偏宜竹,先春不让梅。

韵从幽处见,香自静中来。

便欲纫芳佩,灵均不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让(bù ràng)的意思:不允许或不让步。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独向(dú xiàng)的意思:独自朝着某个方向前进或行动。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托荫(tuō yīn)的意思:指依附于有权势或有地位的人,以获得保护、庇护或得到好处。

先春(xiān chūn)的意思:指在春季之前,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一干(yī gān)的意思:一次性完成许多事情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戴炳所作的《腊前见兰花》,以兰花为题,描绘了其在寒冬腊月的独特绽放景象,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展现了兰花高洁脱俗的气质。

首句“兰丛才一干,独向腊前开”,描绘了兰花在一片绿丛中,独自在腊月之前绽放的情景,突出了兰花的与众不同和早春的先兆。接着,“托荫偏宜竹”一句,通过兰花与竹子的搭配,表现了两者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暗示了兰花的坚韧与清雅。而“先春不让梅”则将兰花与梅花进行对比,强调了兰花在冬末春初时的独特地位,显示了其不畏严寒、独立开放的品格。

“韵从幽处见,香自静中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兰花的特质。兰花的韵味并非显而易见,而是需要在幽静之处细细品味;它的香气也并非喧嚣而来,而是从宁静之中自然散发。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见”和“来”的动词,不仅描绘了兰花的内在美和外在香,也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

最后,“便欲纫芳佩,灵均唤不回”表达了诗人想要将兰花的芳香制成佩饰,以纪念和赞美兰花的精神,但又感叹于这种美好难以完全捕捉和表达。这里引用了屈原(字灵均)的故事,暗喻兰花如同屈原般高洁不屈,表达了对兰花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和精神之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者介绍

戴炳
朝代:宋

宋台州黄岩人,字景明,号东野。戴复古从孙。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理宗嘉熙间授赣州法曹参军。少工吟咏。有《东野农歌集》。
猜你喜欢

扶南曲·其一

春人辞曲房,罗绮杂花香。

远思河边草,柔情陌上桑。

归来庭下路,羞见紫鸳鸯。

(0)

玉女潭二首·其一

丹嶂金吾凿,寒潭玉女名。

面岚成画阁,架雾起雕楹。

开牖通花影,疏泉纳涧声。

此中堪避世,何用罥朝缨。

(0)

西湖采莼曲二首·其一

西湖莼菜胜东吴,三月春波绿满湖。

新样越罗裁窄袖,着来人说似罗敷。

(0)

仰天冈

石磴盘秋萝,危亭出峰树。

行人上山道,望望云飞处。

洞口晚钟声,林僧独归去。

(0)

郭比部花园十二首·其一天均洞

洞口少人行,冷然发孤想。

清风松上来,此是天籁响。

(0)

杨妃春睡图

守宫夜落胭脂臂,玉阶草色蜻蜓醉。

花气随风出御墙,无人知道杨妃睡。

皂纱帐底绛罗委,一团红玉沉秋水。

画里犹能动世人,何怪当年走天子。

欲呼与语不得起,走向西屏打鹦鹉。

为问华清日影斜,梦里曾飞何处雨?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