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寻荒径,无钱补草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庐(cǎ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东野(dōng yě)的意思:东方的田野,比喻辽阔广大的土地。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谷风(gǔ f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风,也可以泛指风。
教读(jiào dú)的意思:教导学生读书。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外宅(wài zhái)的意思:指不属于自己家庭范围内的地方或他人的家。
西门(xī mén)的意思:指有权有势的人,也指有背景、关系广的人。
移居(yí jū)的意思:迁移到新的居住地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以“县西门外宅,东野近移居”开篇,点明了地点和人物,暗示了主人公东野近期迁居至县西门外的宅邸。接着,“有客寻荒径,无钱补草庐”两句,通过描述访客寻找荒径和主人因经济拮据无法修补草庐的情景,展现了人物生活的简朴与艰辛。
“谷风秋树远,城月夜钟疏”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孤独,远处的秋树在谷风中摇曳,夜晚的城市月光稀疏,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孤寂而又不失自然美的氛围。最后,“时见携童子,开窗教读书”一句,描绘了主人偶尔陪伴孩童读书的画面,虽生活清贫,但仍有教育后代、传承文化的希望与坚持,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坚韧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物生活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乐观与坚持,以及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