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从杜城曲,置在小斋东。
试才卑庾薤,求味笑周菘。
迸竹(bèng zhú)的意思:指竹子迸裂的声音,比喻事物发展迅速、情况突然变化。
伯翁(bó w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人
城曲(chéng qǔ)的意思:城曲是指城市内的曲折街道,也用来比喻事情的曲折复杂。
断蓬(duàn péng)的意思:指草木凋零、不再生长的样子。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结根(jié gēn)的意思:指事物根基牢固,根深蒂固。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鸣蛩(míng qióng)的意思:指孤独无助,无人理解或无人回应的状态。
片时(piàn shí)的意思:非常短暂的时间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苒苒(rǎn rǎn)的意思:形容植物长势茂盛,繁荣昌盛。
试才(shì cái)的意思:测试、评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通宵(tōng xiāo)的意思:通宵指整夜不睡,彻夜不眠。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只此(zhī cǐ)的意思:只有这一个,仅此一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天迁移住宅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环境的喜爱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移从杜城曲,置在小斋东。”开篇即设定了场景,诗人将住宅从杜城迁移到了一处偏僻的小斋之东。这里的“杜城”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而非直接指古都长安附近的杜陵。
“正是高秋里,仍兼细雨中。”接下来描绘了时间和天气,正值深秋,但却伴随着细雨,这种氛围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感觉。
“结根方迸竹,疏荫托高桐。”诗人对新居周遭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描写。竹子刚刚开始生长,而树木的枝叶稀疏却能托住高高的桐树,这里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和喜爱。
“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接着是对草地和蓬草的描写,“苒苒”形容草丛的茂密,“飘飘”则形容蓬草轻盈的样子,这些生动的字眼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秋天草木的清新与美丽。
“片时留静者,一夜响鸣蛩。”诗人希望能够在这片刻的宁静中停留,听着蛐蛐一夜的鸣叫声,这里流露出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野露通宵滴,溪烟尽日蒙。”随后又描写了夜晚露水不断滴落,以及白昼中溪谷被薄雾笼罩,这些细节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秋意和静谧氛围。
“试才卑庾薤,求味笑周菘。”这里的意思是说诗人尝试着用自己的才能去理解古人庾信、薤若的文学风格,并寻找周代贤良之美好。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文化素养和文艺追求。
“只此霜栽好,他时赠伯翁。”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喜爱,并表示将来有机会会把这种美好的生活状态赠送给朋友伯翁。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是对友情和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雨晴新涨碧前溪,丝柳垂垂日渐西。
风叶舞馀飞白鹭,片云生处唳天鸡。
烟迷远浦山如湿,波漾轻舟草正齐。
尽槛独凭帘半捲,船歌声里暮鸦啼。
桃叶渡头春漠漠,子敬风流谁继作。
珠箔半挂玉钩斜,临水家家开画阁。
玉箫金管打桨迎,如花女儿花灼灼。
纤腰戌削眉弯环,春衫称身身绰约。
玻璃之船鹦鹉杯,碧醴红粱随意酌。
晚霞衔山白日落,照脸明镫红晕薄。
燕燕莺莺啼尽春,往事而今化作尘。
渡头春水依然碧,只见桃花不见人。
栽培花国庆长春,名胜游观别有神。
笏拄吴山芒屩健,茶烹定麓石泉新。
林壬锡羡朋三寿,算亥添筹字六身。
会见阶前珠树秀,扶摇共盼蛰龙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