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苑里年节竹枝词·其四》
《苑里年节竹枝词·其四》全文
清 / 蔡见先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鞭丝钗影夕阳村,祭扫归来旧事论。

踏青青原上草,寿公祠里共招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鞭丝(biān sī)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而脆弱。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祭扫(jì sǎo)的意思:祭祀和打扫墓地。

旧事(jiù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时的消息。

青原(qīng yuán)的意思:青原,指青翠的原野,比喻草木茂盛的地方或草木茂盛的景色。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踏青(tà qīng)的意思:指春天时节出外游玩,尤其是在郊外或公园里散步、游玩。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在夕阳下的村庄中祭扫后,聚在一起回忆往事的情景。"鞭丝钗影夕阳村",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扫归来的画面,鞭丝与钗影交织在夕阳余晖下的乡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祭扫归来旧事论",点明了人们在祭扫之后,会聚在一起,围绕着逝去的亲人和往昔的记忆进行交谈,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追忆。

"不踏青青原上草",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寿公祠里共招魂",将话题引向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纪念,人们在寿公祠中共同为逝者招魂,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明祭扫这一传统活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生与死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人们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顾与对未来的深思熟虑。

作者介绍

蔡见先
朝代:清

蔡见先(1855~1911),字振丰,又字启运,号应时、运时,以字行。清新竹县人。其先原籍福建同安,累世武职。蔡氏博学能文,喜兵书,好交游,时与诸名士诗文唱酬。
猜你喜欢

和韵赵十

能为博山游,想度丁公岭。

风乎两岩幽,泉石景逾静。

人谁无雅识,每每痼俗境。

书传所兴起,更复史集订。

于其游息间,趣味必隽永。

如君英妙年,宦达在俄顷。

因问知好修,何事不加省。

里居得往还,时亦具果茗。

诗来予和女,老意转苏醒。

(0)

致道注船场阙有诗次韵

思老问形影,忧饥累身口。

人生诚可嗟,所食能几糗。

不过一饱尔,自苦较先后。

争驰分寸地,旁观真欲呕。

如君赋解嘲,里耳果听否。

吾方卧穷巷,静对小窗牖。

应笑我所无,请视渠所有。

(0)

次韵成季·其一

凉天有佳月,何须问盈亏。

彼美黄金花,亦自满东篱。

我归南山秋,从此当乐之。

开园整旧蹊,世事真若遗。

迤逦得闲趣,款曲知情怡。

鸥鹭或时下,可使机心疑。

向来宦江海,自缚曾谁鞿。

客来相劳苦,一觞聊共持。

休去便当已,宜佩渊明诗。

(0)

效齐梁体

徘徊碧山崦,想像碧山人。

落日寒未昏,飞鸿过之频。

自视悖俗姿,忍与众小邻。

一朝入圣门,毕世遗清尘。

只今崖边松,可以经千春。

(0)

春日杂兴·其十

佛老多惰民,其书不如此。

儒者读儒书,饮酒食肉耳。

古人之糟粕,不过一片纸。

不读亦自佳,徒以资口耳。

(0)

四月八日病中寄昌甫

我毒发于腰,君疮作于背。

君痛那可忍,我痛或可退。

清和清润时,晴雨在户外。

安得如前年,名胜一谈会。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