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一六五》
《诗偈·其一六五》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从根诛则绝,从根修则灭。

若能双株断,三乘超越

此非凡夫言,妙吉分明说。

如来疗治,一差不复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超越(chāo yuè)的意思:超过、超出、胜过

凡夫(fán fū)的意思:指普通人,平凡的人。

非凡(fēi fán)的意思:超乎寻常,超越平凡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复发(fù fā)的意思:指疾病、恶习等再次出现或复发。

疗治(liáo zhì)的意思:治疗疾病、解决问题

明说(míng shuō)的意思: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坦诚地表达意见或观点。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三乘(sān chéng)的意思:三次乘坐,指多次乘坐同一种交通工具。

注释
从:根本。
根:事物的根本或源头。
诛:铲除。
则:就。
绝:消失。
双株:两个根源或对立面。
断:彻底斩断。
三乘:佛教中的三个主要教派(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
尽:完全。
超越:超过。
非:不是。
凡夫:普通人。
言:话语。
妙吉:微妙而吉祥。
如来: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
疗治:治疗。
一差:一点偏差或错误。
复发:再次出现。
翻译
从根本上铲除,一切就消失。
如果能彻底斩断,佛法修行就能超越。
这不是凡人的话语,微妙而吉祥的真理在述说。
如来治疗的法门,一旦治愈就不会再复发。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诗人庞蕴之手,反映了佛家修行的理念。开篇“从根诛则绝,從根修则灭”表达了一种因果观,即一切烦恼或问题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则无法真正消除;而如果能够从根本上修正,则烦恼自会消失。这两句强调了对治本的重要性。

接着“若能双株断,三乘尽超越”则是说,如果能够同时斩断生死轮回的根本,即可超脱一切束缚,达到解脱。这里的“双株”指的是烦恼和无明,“三乘”则是佛教中的声闻、缘觉和菩萨三种修行阶位。

“此非凡夫言,妙吉分明说”表达了这些道理并非平常人所能理解,而是由佛陀以其智慧明示的。这里强调了佛陀教诲的权威性和深刻性。

最后,“如来所疗治,一差不复发”则指出了佛陀所开示的道理,如同医者之于疾病,能够彻底根除,一旦错误,就永远不会再发生。这里“如来”是对佛陀的尊称,而“一差不复发”则强调了佛法治疗烦恼的彻底性和长效性。

整首诗偈以深刻的佛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修行与解脱的理解和信仰。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甲午六月旦日登屿山观海

脚底潮生鼓万雷,浪头隐隐白云堆。

诸州地到海边尽,外国帆从天际来。

但见中间浮岛屿,不知何处是蓬莱。

平生登览今朝最,髣髴珠宫贝阙开。

(0)

昱至桐城二日别去

儿曹各西溯,吾亦欲东归。

陆走百馀里,一见复相违。

雪晴沙路软,天阔雁鸿飞。

新年望还舍,柳下浣征衣。

(0)

过小孤山遇邹师颜即别

江妃新庙下,队伍耀弓刀。

半载别离远,一官巡警劳。

峰头挂星汉,关口吸云涛。

见面即分手,舟行月满篙。

(0)

望家信不至

船去四十日,家无消息传。

江头人不到,客旅眼徒穿。

当暑衣无葛,愆期榻有毡。

何当来土物,免使贷盐钱。

(0)

过池阳

一钱有华胄,三载守名邦。

我偶经秋浦,无由共夜窗。

烟云浮短树,雪月照空江。

倚棹西南去,应惭过雁双。

(0)

寄潘章甫二首·其二

总角真英物,回头已壮龄。

文生新句语,动合旧仪刑。

腊雪松梅在,朝槃菽粟馨。

圣模勤玩索,吾老重叮咛。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