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水新视,漻漻虫与恒。
犹馀泯漠意,清夕距幽藤。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深秋之夜的感受和情怀。
“密密水新视”一句,通过水面的变化表现出季节的转换,水面上的倒影清晰可见,显现出秋天水质澄清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静谧与深远的意境。“漻漻虫与恒”则是说在这样的夜晚,蟋蟀之类的小虫开始发出它们的声音,与永恒的夜相伴随,这些声音成为了秋夜的一部分,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
“星河淡未直”,描绘了夜空中的星辰,不是那么明亮和直接,可能是由于秋天的薄雾或微云,使得星光看起来有些模糊不清。“雀鸟气全矜”则写出了小鸟在这样的夜晚仍旧保持着它们的活力和傲然,这种生命力的展示与前文的蟋蟀声音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秋夜图景。
“杂草形人甚”,表达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观察,杂乱的野草似乎在月光下呈现出某种人形,这可能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投射,也反映了一种孤独或是对自然亲近的情怀。“稠梧久已乘”,则是在这样的秋夜中,树木间的叶子纷纷扬扬,或许已经开始落叶,这又增加了秋天即将过去的感觉。
最后,“犹馀泯漠意”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情感留恋,而“清夕距幽藤”则是诗人在这样的清凉和幽静的夜晚中,与远处的藤萝保持着某种精神上的距离或是联系。这里的“幽藤”,可能象征着一种隐秘而又美好的记忆或者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彤云翘首是承明,迢递长安事远征。
客里数梅疏放腊,禁中千柳待舒晴。
商宗梦帝欣逢说,汉室安刘定相平。
入座正呼何次道,登瀛新挟董双成。
鸡林鬻去香山句,凤藻赓来柏殿声。
万姓只今看捧日,中朝端此赖调羹。
已知开阁平津盛,徒愧通家北海名。
遂以过庭劳缓颊,翻从祖帐恋交情。
银鱼捧别馀烟墅,铜狄摩空想玉京。
一曲骊歌天万里,蓬莱高隔五仙城。
汉庭前席尚相求,燕市狂歌半倦游。
马上新传陆生语,龙门惭附李膺舟。
香尘绮月三千里,弱柳娇莺十二楼。
回首自怜消渴甚,羡君酬唱动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