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使柳肥终解舞,莫惊梅瘦为含酸。
因风自袅还成态,与雪争妍却要寒。
这首诗描写的是梅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梅花独特的美丽。诗人以“便使柳肥终解舞”开篇,借此强调梅花纤瘦的特质,并非因寒冷而显得消瘦,而是与柳树的丰润相比,梅花自有其出众之处。
接着,“莫惊梅瘦为含酸”进一步说明了梅花的美,不在于它的肥壮或丰满,而是在于它的独特韵味,这种“瘦”正是梅花超凡脱俗的地方。诗人告诫人们不要惊讶于梅花的纤细,因为这正是其特有的风采所在。
“因风自袅还成态”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随风摇曳的姿态,它们不仅仅是静止的美丽,而是在风中更加生动活泼,自有风情。这里,“因风”二字,既指出了梅花之所以能“成态”的原因,也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其影响。
最后,“与雪争妍却要寒”则是诗人在表达梅花不仅仅是在温暖的季节中显得美丽,即便是在严寒的冬日,与洁白的雪花相比,梅花仍旧能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之美。这里,“却要寒”四字,不仅强调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更暗示了它不畏严寒、傲立雪中的高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对梅花独特美丽的赞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细腻的情感。
人生各有适,一受不可更。
违巳欲徇世,忧患常相婴。
三军护汉将,九鼎调苍生。
功名岂不美,强之辄无成。
朝昏忘寝食,俯仰劳心形。
何如从所好,足以安馀龄。
予也一丘壑,野性真难名。
力懦谢提剑,才拙惭穷经。
疏放已成僻,纷华谁与争。
惊鹿便草丰,白鸥愿江清。
不堪行作吏,万累方营营。
夜虑多俗梦,晓枕无馀酲。
拄颊西山语,适意千里羹。
尘土走岁月,秋光浮宦情。
欲语个中趣,知音耿晨星。
世途古今险,方寸风涛惊。
封侯有骨相,使鬼须铜腥。
誓收此身去,田园事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