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咄咄吟·其四》
《咄咄吟·其四》全文
明 / 王应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索居何用奇穷涉世真惭老未工。

原火空燃非有种,江涛自沸不因风。

忘情那复窥衷甲,炤隐还须藉且铜。

读罢骚辞天可问,郁陶深处神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奇穷(qí qióng)的意思:形容非常贫困或异常贫穷。

涉世(shè shì)的意思:指经历世事,有社会经验。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神通(shén tōng)的意思:指超凡的才能或非凡的智慧。

索居(suǒ jū)的意思:独自居住,没有伴侣或亲人陪伴。

叹奇(tàn qí)的意思:表示对某种奇特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惊叹。

忘情(wàng qíng)的意思:指因极度激动或感动而忘记了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有种(yǒu zhǒng)的意思:指有勇气、有胆量、有魄力。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郁陶(yù táo)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舒畅。

衷甲(zhōng jiǎ)的意思:指内心坚定,毫不动摇。

鉴赏

这首诗《咄咄吟(其四)》由明代诗人王应斗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

首联“索居何用叹奇穷,涉世真惭老未工”,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态度与反思。他似乎在说,身处孤独之中,无需感叹命运的不公或人生的艰难,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其价值与意义。同时,诗人也对自己在世事中的表现感到惭愧,暗示了他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时,或许还未达到自己期望的境界或水平。

颔联“原火空燃非有种,江涛自沸不因风”运用了自然界的两个现象来比喻人生的境遇。原火空燃,意味着燃烧的火焰没有实质性的燃料,象征着表面的忙碌或努力可能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成果;而江涛自沸,则是说江水的沸腾并非外界风力所致,而是江水自身内在力量的自然释放,寓意着内在的力量和潜能才是推动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关键。

颈联“忘情那复窥衷甲,炤隐还须藉且铜”进一步深化了对自我认知和内心世界的探讨。诗人提到“忘情”,可能是指放下情感的束缚,以更客观、冷静的态度去审视自我;“窥衷甲”则可能暗指探索内心深处的秘密或隐藏的情感。后半句“炤隐还须藉且铜”则强调了借助外在工具或方法来揭示内心世界的必要性,这里的“铜”可能象征着某种媒介或途径,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

尾联“读罢骚辞天可问,郁陶深处有神通”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经典(如屈原的《离骚》)来寻求精神上的启示和解答,认为在内心的深处,存在着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或智慧。这既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发,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困惑时,不仅向外求索,更要向内探索,发现并利用内在的潜能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喻,深入探讨了人生、自我认知、情感与内在力量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成长的积极追求。

作者介绍

王应斗
朝代:明

王应斗,彭泽蒋家巷人,为新安琅琊王氏八房后裔,字士光,号彭泽羡人。
猜你喜欢

柳汀赠诗述及台事,叠韵答之

东海饿蛟作人舞,万里炮云挟枪雨。

相公款关奉盟语,玉斧一挥恨终古。

天南流落忠义人,披发呼天天不春。

臣军请缨云请剑,疏草劫烬馀吟身。

伤心岂独士不遇,涕泪花前吟赠句。

妇人醇酒足此生,老天不喜英雄气。

(0)

答潘兰史、丘菽园用王晓沧韵

龙血玄黄战正酣,海山何处筑诗龛?

权书枉著苏明允,心史空留郑所南。

斫地有歌哀骥老,攀天无路阻鸾骖。

蛮云黯黯愁思阔,聊写新词当麈谈。

(0)

牡丹诗二十首·其十七

爱教花里筑妆楼,霞彩云芳艳影留。

传与姑苏新样好,春风扶上美人头。

(0)

忆旧述今,次晓沧见赠十绝句·其八

行踪曾为荔支留,琴剑西风记昔游。

独上朝台吊斜日,短衣匹马过南州。

(0)

和太岳韵二首·其二

归家金尽貂裘敝,二顷犹存耻说穷。

游说不如天下士,躬耕聊慕古人风。

时来鲲化沧溟上,运去鸾栖枳棘丛。

却忆鸱夷变名姓,独携妻子隐江东。

(0)

哭二兄·其一

六旬过二年非夭,老马为驹事可嗟。

快意黄金随手尽,回头白日向西斜。

宣城博进催官牒,蒿里新坟泣暮鸦。

惆怅秋风吹葛帔,遗孤谁抚乐安家。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