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与齐侯会,江人故国存。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至江州》,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行至江州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首句“遥与齐侯会”,以“遥”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眺的意境,仿佛诗人正站在江边,遥望着远方的历史人物。这里的“齐侯”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他与管仲(即夷吾)共同开创了霸业,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君臣典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齐桓公的怀念,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所处时代的一种反思。
“江人故国存”一句,将视角拉回到眼前,诗人看到的是江边的人们和这片土地上的遗迹,这些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里的“故国”既指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接着,“夷吾嗟不见”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管仲的怀念之情。管仲作为齐桓公的宰相,其治国之才和政治智慧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诗人感叹于自己未能亲眼见到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
最后一句“北望是中原”,诗人将目光转向北方,想象着那片广阔的土地,寓意深远。这不仅是对地理方位的描述,更蕴含着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向往和期待。通过这一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侯大驾回
西北收皇旅,东南归帝京。
山驱八骏下,海泛六龙行。
后车环外区,前驷集神坰。
支兵联四校,中坚屯九营。
绛气曳朱竿,青云生翠旌。
饶歌彩吹激,行漏玉鸾鸣。
入觐万国至,清宫群后迎。
金貂杂流景,圭璧委繁星。
录功对五帝,合符朝百灵。
俯窥地纽正,仰瞻天柱平。
郊禋方展义,升封将告成。
祈招美王度,长谣诵休明。
行路难(三首)
我歌行路难,什百之端歌一端。
丈夫委质事天子,岂谓当由左右始。
九重邃远壅蔽多,疏贱孤臣竟谁恃。
君不见贾谊上书谈世务,汉皇欣然绛灌怒。
只言旦暮即公卿,一麾却作长沙傅。
又不见董生硁硁守廉直,儒者安知丞相力。
白头不得里中卧,远徙胶西骄主国。
二公之事略无异,史策纷纷多此类。
余风积习传至今,覆辙危机在平地。
沛国迂儒不晓事,酷信丘轲泥文字。
往年抗疏婴逆鳞,赐玦归来十二春。
岂无高足据要津,未肯低眉干贵人。
贵人方寸九折坂,况我三轮行不远。
帝阍无路欲何之,五岳寻仙未应晚。
¤
《行路难(三首)》【明·薛蕙】我歌行路难,什百之端歌一端。丈夫委质事天子,岂谓当由左右始。九重邃远壅蔽多,疏贱孤臣竟谁恃。君不见贾谊上书谈世务,汉皇欣然绛灌怒。只言旦暮即公卿,一麾却作长沙傅。又不见董生硁硁守廉直,儒者安知丞相力。白头不得里中卧,远徙胶西骄主国。二公之事略无异,史策纷纷多此类。余风积习传至今,覆辙危机在平地。沛国迂儒不晓事,酷信丘轲泥文字。往年抗疏婴逆鳞,赐玦归来十二春。岂无高足据要津,未肯低眉干贵人。贵人方寸九折坂,况我三轮行不远。帝阍无路欲何之,五岳寻仙未应晚。¤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6467c69904894e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