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危恐戄多,国破繁华歇。
《郊行即事四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郊外行进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首句“痴立若忘归”描绘出诗人驻足不前、仿佛已忘记归途的神情,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迷惘与不舍。接着,“欲言还又讷”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想表达却又难以启齿,可能是因为思绪万千,难以言表。
“时危恐戄多”一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困苦,充满了恐惧与不安。“国破繁华歇”则直接表达了对国家衰败、昔日繁华不再的哀叹,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黄叶辱吴山,绿芜欺魏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观赋予了情感色彩。黄叶在吴山之上显得格外凄凉,似乎是对山的侮辱;绿芜在魏阙之下肆意蔓延,仿佛在欺凌着曾经的辉煌。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衰落、山河破碎的痛心之情。
最后,“两峰流水声,偷哭汉宫月”以静谧的山水景象为背景,通过流水声和月光下的哭泣,营造了一种悲凉而幽静的氛围。这里的“偷哭”,既是对汉宫月色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无声哀悼。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昌章叔明溪隐
冥心压尘鞅,遁迹清溪流。
竹下坐垂钓,柳边繫孤舟。
野径入沙际,到门有白鸥。
夏雨夜来过,微茫望沧洲。
取醉倒浊醪,茅斋日淹留。
长歌沧浪曲,讵为名利谋。
机杼隔篱落,牛羊下林丘。
衣食聊自足,安命复何求。
高彦恢适安堂
即地可栖遁,何必远结庐。
作堂依故宅,聊以适起居。
青青映户庭,嘉木罗且敷。
图史积左右,日与文士俱。
有时风日佳,行吟步前除。
萧散咏乐情,畅然形神舒。
用世岂无心,出门畏嵚岖。
优游保贞素,庶得遗毁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