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
《偶成》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乱后无炊强下山难忘熟处向庾关。

海云旧院相约庐岳新锄且放閒。

战伐不争发地行吟偏有荔枝湾。

日长睡足观潮上,大树交风到石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争(bù zhēng)的意思:不争指不争论、不争执,即不争辩或争吵。

大树(dà shù)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崇高、影响深远的人物或事物。

发地(fā dì)的意思:指事物的出处、起源。

观潮(guān cháo)的意思:观察海潮的涨落,比喻观察事物的变化。

旧院(jiù yuàn)的意思:指旧时的官邸或寺庙,也用来比喻过去的事物或旧时代的风尚。

荔枝(lì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庐岳(lú yuè)的意思:指庐山和岳阳山,泛指名山大川。

难忘(nán wàng)的意思:难以忘记的,令人深刻记住的。

穷发(qióng fā)的意思:形容非常贫穷,一无所有。

石栏(shí lán)的意思:石栏是指用石头建造的栏杆,比喻坚固、稳定。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相约(xiāng yuē)的意思:相约指双方约定好时间、地点等,共同进行某项活动或会面。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战伐(zhàn fá)的意思:指战争和征伐,泛指军事行动或军事斗争。

足观(zú guān)的意思:足够观察,充分观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战乱中归来,虽生活艰难却仍保持乐观与闲适的心态。首句“乱后无炊强下山”点明了背景,战乱之后,生活困顿,但诗人并未因此沉沦,而是“难忘熟处向庾关”,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接着,“海云旧院曾相约,庐岳新锄且放閒”两句,通过回忆与展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海云旧院代表过去的美好时光,庐岳新锄则预示着新的开始,诗人选择在忙碌之余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

“战伐不争穷发地,行吟偏有荔枝湾”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面对战争与生活的艰辛,诗人并不争斗,反而在行吟中找到了乐趣,尤其是对荔枝湾的偏爱,更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

最后,“日长睡足观潮上,大树交风到石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日长之时,诗人睡足精神饱满,观潮上,感受大自然的壮阔与生命的活力。大树交风到石栏,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自然美和内心平静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监试卫通判送桂花一枝得四绝句以谢·其二

天女吹香到酒边,不须更著水沉烟。

明年正月披香殿,人在玉皇香案前。

(0)

自赞善相

三分相士七分非,又似枯臞又似肥。

好待功成名遂后,烦君只画着蓑衣。

(0)

天香

霜瓦鸳鸯,风帘翡翠,今年早是寒少。

矮钉明窗,侧开朱户,断莫乱教人到。

重阴未解,云共雪、商量不了。

青帐垂毡要密,红炉收围宜小。呵梅弄妆试巧。

绣罗衣、瑞云芝草。伴我语时同语,笑时同笑。

已被金尊劝倒。又唱个新词故相恼。

尽道穷冬,元来恁好。

(0)

入道诗十九首·其十九

金丹至药匪寻常,幸藉西华泄此方。

天上有之无计得,积功须及许旌阳。

(0)

金明池

宜秋西望碧参差,忆看乡人禊饮时。

斜倚水开花有思,缓随风转柳如痴。

青天白日春常好,绿发朱颜老自悲。

跋马未堪尘满眼,夕阳偷理钓鱼丝。

(0)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七

明明汉月空相识,道路只今多拥隔。

去住彼此无消息,时独看云泪横臆。

豺狼喜怒难姑息,自倚红颜能骑射。

千言万语无人会,漫倚文章真末策。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