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即(bù jí)的意思:不同即合,指两种事物或观点不能合并在一起。
和风(hé fēng)的意思:指温和、和善的风格或氛围。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火烧(huǒ shāo)的意思:指火灾烧毁房屋或财物,也可比喻严重的破坏或损失。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骄阳(jiāo yáng)的意思:形容阳光强烈、炎热的天气。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枯焦(kū jiāo)的意思:形容干燥、枯萎、无生气。
民物(mín wù)的意思:指人民和物质,即人和物。
酥润(sū rùn)的意思:形容某物质质地细腻、滑润。
迢遥(tiáo yáo)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畏日(wèi rì)的意思:害怕太阳或者阳光。
小雨(xiǎo yǔ)的意思:指小而细的雨。
郁结(yù jié)的意思:内心感到压抑、烦闷,情绪积郁不舒畅。
原野(yuán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原野,比喻没有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环境。
云霓(yún ní)的意思:形容云彩缭绕、绚丽多彩的景象。
终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整年、一年到头
骄阳似火(jiāo yáng sì huǒ)的意思:形容阳光强烈、炽热的天气或光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干旱与酷热的景象,通过对比春日应有的生机与现实的荒凉,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众绿终年未见雕,春来原野转枯焦”以“众绿”与“枯焦”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春日本应充满生机的原野如今却一片荒芜的景象。这里的“雕”字,通常指雕饰或雕琢,此处暗喻春日应有的繁茂与生机被破坏,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化。
颔联“曾无小雨如酥润,但有骄阳似火烧”进一步描绘了干旱的严重程度。没有及时的小雨滋润大地,只有烈日如同火焰般炙烤着万物,生动地刻画出干旱带来的酷热与缺水的严峻局面。
颈联“民物几时开郁结,云霓何处望迢遥”表达了对解救干旱的渴望与期盼。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和万物都渴望得到解脱,期盼着云霓带来雨水的希望,但这种希望似乎遥不可及,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与忧虑。
尾联“也知畏日终须坠,可奈和风不即调”则揭示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对当前状况的无奈。虽然知道炎热终将消逝,但和风迟迟不来调和气候,表达了对改变现状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苦旱且热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