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壑竞成响,一潭私自澄。
萦苔下绝壁,小甃为幽亭。
声外尚含秋,意中欲无僧。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绝壁(jué bì)的意思:指非常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私自(sī zì)的意思:未经许可或未经授权地进行某些行动或活动。
湍激(tuān j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有力。
香气(xiāng qì)的意思:指香味扑鼻,令人陶醉,形容气味芬芳馥郁。
心根(xīn g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思想、情感的根本所在,也指一个人的品性、道德的根本所在。
意中(yì zhōng)的意思:指心中所想、所愿,即内心的意愿或目标。
真当(zhēn dāng)的意思:真实地当做、当作
中欲(zhōng yù)的意思:心中有所愿望,渴望实现的意思。
浊世(zhuó shì)的意思:指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时代。
这首诗描绘了理安寺泉的静谧与深邃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泉水在山谷间流淌的声音与清澈的潭水,以及其周围苔藓覆盖的绝壁和小巧的亭子,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百壑竞成响,一潭私自澄”,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众多山谷的喧嚣与单一潭水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泉水的纯净与内敛。接着,“萦苔下绝壁,小甃为幽亭”,描绘了泉水沿着苔藓覆盖的峭壁蜿蜒而下,最终汇聚于小巧的亭子旁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雅与和谐。
“声外尚含秋,意中欲无僧”,诗人通过听觉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泉水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里的“秋”不仅指季节,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万物的更迭,而“无僧”则可能暗喻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越。
“久坐闻香气,何必存禅名?”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即是否需要刻意追求禅宗的名号来体验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自然和谐的向往。
最后,“江湖流浊世,湍激何时平?”诗人将个人的感悟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人心浮躁的忧虑,以及对回归自然、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真当守此水,心根同孤晶”,诗人以水为喻,强调了坚守内心纯净、追求精神高洁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我,如同清澈的泉水一样,不被外界所污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理安寺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深刻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内心平静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