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寄声:传达话语。
谢:感谢。
绛灌:古代的两位贤臣,这里代指有威望的人。
勿毁:不要诋毁。
洛阳人:可能指代洛阳地区的人,也可能暗指朝中官员。
岁晚:年底。
治安策:治国方略。
谆谆:恳切、反复教导的样子。
礼:以礼相待。
大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 翻译
- 致意问候绛灌,不要诋毁洛阳的人们。
年终之际,他提出详尽的治国方略,对大臣们殷切有礼。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体现了古典诗词的婉约与含蓄。
"寄声谢绛灌,勿毁洛阳人。"
这里的“寄声”意味着通过声音来传达某种信息或情感,“谢绛灌”则是一种植物,比喻为柔弱无力。整句表面上是在描述一种自然景象,但实际上可能在借此抒发诗人的某种心境,或是对某些人或事的感慨。"勿毁洛阳人"中,“勿”字常用来表示“不要”,这里则是劝告之意。“毁”字有损坏、破坏的意思,而“洛阳人”可能指代特定的人群或某种文化精神。在这句话里,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希望保护和维护传统文化的愿望。
"岁晚治安策,谆谆礼大臣。"
“岁晚”通常指年纪大的时候,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时光流逝到了晚年。“治安策”意味着管理国家、使之平安的方法或谋略。“谆谆”形容说话温和而详尽,“礼大臣”则是对尊贵官员表现出的恭敬态度。这两句诗可能在表达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和治理方式的一种期望,或是在反映晚年的思考与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某些情感波动和对外界的关切。它不仅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文学功底,也透露出他们对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命运的一种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龙眠莲社图
远公庐山下,手种玉色莲。
清修香火社,杂还山林贤。
龙眠弄笔墨,貌出晋宋前。
横桥虎溪水,古木东林烟。
须眉策遗老,瓶磬趺枯禅。
石坛花雨落,稽首西方仙。
休吟散梵帙,风炉荐寒泉。
矫矫靖节翁,归心赴斜川。
分手溪上笑,攒眉社中缘。
淋浪漉酒巾,篮舆摇醉眠。
止饮谅匪难,耻受异教牵。
空山旧行迹,寂寞馀千年。
竟令妄庸儿,慑诱纷相传。
陶翁我尚友,掩卷心茫然。
黑海青歌
越山山有黑海青,长拳快眼健羽翎。
三年笼养未得饱,万里骁俊犹飞星。
黄芦老苇日摧折,白鹭文鸧看磔裂。
腥沾石碛久远风,髓击寒冈散轻雪。
伊人脱手本凡禽,岁晚连绦到上林。
钳奴素贱多侯骨,骑士虚豪即侠心。
晋宫邸废身欲死,燕国云销草如砥。
嗟非鸾凤高杳冥,望尽狐狸众披靡。
当时奉使探远巢,两徼驰兵闻勇鏖。
南土谁知此鸷猛,北州骤见争惊号。
天鹅薄天垂尔翼,海青虽黑打可得。
太平八极无不通,函谷何问关西东。
题江阴丘文中山水图
老龙渴饮池中墨,飞上半天成崱屴。
云烟著地凝不开,白昼神驱太阴黑。
笔端巧夺造化功,咫尺峰峦千万重。
长林似洒枫叶雨,虚亭不动松花风。
隔江更有山无数,江上扁舟才半渡。
他年白发许重来,为君别写《容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