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杉万壑霭参差,目对飞云引兴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萝(bì luó)的意思:形容事物颜色鲜艳、美丽。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补阙(bǔ quē)的意思:修补遗漏的缺陷或不足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杜甫(dù fǔ)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文采斐然。
古龙(gǔ lóng)的意思:古老而有力的龙,形容人或事物的威严和气势。
廊庙(láng miào)的意思:指宽敞的庙宇或宫殿。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齐一(qí yī)的意思:齐一指的是众多事物或人物在某一方面达到了相同的水平或状态。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山公(shān gōng)的意思:指山中的老虎,比喻隐藏在暗处的凶恶之人。
一致(yī zh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符合、相互一致,没有出入或矛盾。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林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之景的幽静与神秘。首句“松杉万壑霭参差”,以“万壑”形容山峦之多,“霭参差”则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层次分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目对飞云引兴奇”,写出了诗人面对飞云时的惊喜与兴致,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
“归洞古龙霞自拥,啼人仙鸟语频移”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山林的生动与神秘感。“归洞”暗示着山中有洞穴,可能隐藏着古老的故事或传说;“古龙”与“仙鸟”则增添了神话色彩,使画面更加丰富。诗人通过“霞自拥”和“语频移”这两个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敬畏与喜爱。
“山公喜赴扁舟约,杜甫还吟补阙诗”两句,运用典故,借用了历史人物山涛和杜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向往。山涛与杜甫虽是古人,但他们的精神与诗人产生了共鸣,使得诗人的情感得以延伸,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最后,“廊庙山林齐一致,碧萝千尺已成丝”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认为无论是身处庙堂之高还是隐居山林,内心的感受都是相通的,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统一的深刻理解。同时,“碧萝千尺已成丝”这一形象的比喻,既描绘了山中藤蔓的生长状态,也象征着诗人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文化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郭孝子诗
金台有孝子,郭氏名寿瑛。
寿瑛执亲丧,昼夜闻哭声。
负土起崇冢,栽松翳玄扃。
瘦骨寒岳立,苦泪春河倾。
视容日梅梅,一朝废双睛。
复扶大母柩,冥行出芜城。
愿言毕序葬,身瘵心则宁。
里人问孝子,过毁圣所惩。
孝子哭且答:我非敢伤生。
有泪不哭亲,恶乎用吾情?
亲死我目在,徒能视无形。
黄泉相见日,无用此目明。
吾闻寿瑛语,悲剧不自胜。
昔人曾有言,五色令目盲。
长年悦纷华,眉斧戕心精。
视彼郭孝子,愧色能无赪。
而我嗜读书,昏花散秋灯。
思亲不能哭,涕泗空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