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城 傍 曲 唐 /王 昌 龄 秋 风 鸣 桑 条 ,草 白 狐 兔 骄 。邯 郸 饮 来 酒 未 消 ,城 北 原 平 掣 皂 雕 。射 杀 空 营 两 腾 虎 ,回 身 却 月 佩 弓 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狐(bái hú)的意思:指聪明狡诈、善于伪装、善于欺骗的人。
弓弰(gōng shāo)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矛盾、相互对立。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狐兔(hú tù)的意思:指狡猾的狐狸和胆小的兔子,用来形容心机深沉、狡诈狡猾的人。
回身(huí shēn)的意思:回身指的是身体转向或改变方向的动作。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却月(què yuè)的意思:指在月亮升起之前,已经看到了它的光辉。
腾虎(téng hǔ)的意思:腾虎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将虎放飞,比喻把才能放到恰当的地方,使其得到充分发挥。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皂雕(zào diāo)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技艺非常高超,超过一般水平。
- 注释
- 秋风:秋季的风。
鸣:使……发出声响。
桑条:桑树的枝条。
草白:草变得枯白,指秋天草色。
狐兔:狐狸和兔子,这里泛指野生动物。
骄:此处指动物因人稀而肆无忌惮。
邯郸:古地名,今河北邯郸市。
饮来:饮酒后来。
酒未消:酒意还未消散。
城北:城市北部。
原平:地名或形容平原平坦,这里可能特指一处地点。
掣:牵、拉,这里指捕捉。
皂雕:黑色的大雕,一种猛禽。
射杀:用箭射死。
空营:无人的军营,可能指演练场所。
两腾虎:两只腾跃如虎的敌人,形容敌人勇猛。
回身:转身。
却月:像月亮一样弯曲,形容动作姿态。
佩弓弰:弓的末端,这里指拉弓至满月状准备射击。
- 翻译
- 秋风吹过桑树枝条作响,草原上白茫茫一片,狐狸和兔子显得格外嚣张。
从邯郸饮酒归来醉意未消,城北原平之地捕捉到了一只黑雕。
空荡荡的军营里射杀了两只猛如虎的敌人,转身间如弯月般拉满弓弦展现出高超箭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秋天的战场上英勇作战的情景。开篇“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季的萧瑟气氛和自然界的景象,桑树在秋风中发出了沙沙声响,而草丛中的野兽(狐与兔)也显得十分骄横。
接下来的“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雕”两句,则转而描写将军在战前饮下的酒尚未消散,而他已然驰骋于城北的平坦原野之上,与敌人激烈交战。这里的“邯郸”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邯郸之战,暗示了一种英雄豪迈的情怀。
最后,“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两句,更是将军英勇善战的写照。在战场上,他射杀了敌人的“两腾虎”,即使在夜色中,只需以弓箭射击,就能制服敌人。这里的“空营”、“腾虎”以及“却月佩弓弰”,都充分展示了将军超凡的武艺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写与战争场面的交织,展现了一个英雄人物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