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时(āi shí)的意思:指在逆境或困难时刻表现出悲伤或忧愁的情绪。
本支(běn zhī)的意思:指同一家族或同一派别中的一支,表示在整体中的一部分。
大招(dà zhāo)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使用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或方法。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任所(rèn suǒ)的意思:担任职务,担任官职。
三闾(sān lǘ)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德行高尚的人。
时命(shí mìng)的意思:指命运或时机。
所之(suǒ zhī)的意思:指所述或所说的地方或事物。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宗国(zō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的根本、根基。也可指家族的根本、根基。
作大(zuò dà)的意思:指人有雄心壮志,追求大事业或大成就。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的作品《浮湘》中的第十五首。屈大均,字骚余,广东番禺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以诗文著称。
此诗通过“三闾”这一典故,借屈原的遭遇来抒发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同情。诗中提到的“三闾”,指的是屈原担任的官职,即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遭奸佞排挤,最终投汨罗江自尽,他的悲剧命运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
“自作大招辞”一句,暗指屈原在生前或死后,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志向,如《离骚》等作品便是其代表。诗中“万古哀时命,遗声在本支”表达了对屈原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其作品流传千古的赞叹。
“美人殊未作,宗国已频移”则进一步揭示了屈原所处时代的动荡与变革,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里的“美人”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高尚的情操,“宗国”则是指祖国,暗示了屈原对楚国的深厚情感与忠诚。
最后,“谁忍为渔父,烟波任所之”表达了诗人对屈原选择投身于水,以死明志的敬佩与理解。此处的“渔父”出自《楚辞·渔父》,是屈原在《渔父》中遇到的人物,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展现了对屈原坚守理想、不随波逐流精神的认同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高尚情操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背景下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