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似(bǐ sì)的意思:形容相似或相仿。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抚弦(fǔ xián)的意思:指轻轻地拨弄乐器的弦,比喻娴熟地抚摸、操纵事物。
古雅(gǔ yǎ)的意思:古老而优雅的风格或气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衡泌(héng mì)的意思:衡泌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衡量和控制,泌密和保密。
降旗(jiàng qí)的意思:降下旗帜,表示战争的结束或者胜利的到来。
讲席(jiǎng xí)的意思:指讲学、演讲的地方或场合。也指讲学的职位或讲学的权威。
论文(lùn wén)的意思:
[释义]
(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构成]
偏正式:论(文
[例句]
撰写学术论文。(作宾语)门墙(mén qiáng)的意思:门墙指家门前的墙壁,比喻家庭的财产、利益或家族的声誉。
栖衡(qī héng)的意思:栖衡指的是鸟类栖息在天平上,形容处境不稳定或摇摆不定。
倾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倾斜、翻倒。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析理(xī lǐ)的意思:分析推理;详细剖析。
新奇(xīn qí)的意思:指事物新颖、奇特、罕见,与众不同。
倚门(yǐ mén)的意思: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子期(zǐ q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儿子或后代。
- 注释
- 比似:如同。
莆杭: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倾盖:初次相见。
崇:崇尚。
古雅:古代的高雅风格。
黜:排斥。
栖:居住。
衡泌:地名,可能指某处。
宁非:岂非,难道不是。
倚:依赖。
门墙:比喻学术或师门。
麾:指挥。
析理:分析道理。
讲席:讲堂,教学场所。
论文:讨论文章。
竖降旗:比喻谦逊,表示自己不如他人。
抚弦:抚弄琴弦。
奏:演奏。
三叹:深深感慨。
子期:古代知音钟子期,这里指知己。
- 翻译
- 比起在莆杭初次相逢的时刻,更加崇尚古雅而非追求新奇。
长久居住在衡泌,并非寻求快乐,不依赖门户之见才不易指挥调度。
研讨学问自然应重视师道,讨论文章我应当谦逊如降旗。
抚琴想要弹奏出深深的感慨,但在何处能再找到像子期那样的知音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崇尚和个人的学术追求。
“比似莆杭倾盖时,更崇古雅黜新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学的推崇,同时也表现出对当下流行之物的批判态度。这里的“莆杭”指的是历史上的名城,而“倾盖”则是比喻盛大的场面。这两句话突出了作者对古典文化的重视和维护。
接着,“久栖衡泌宁非乐,不倚门墙未易麾。” 这里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表明即便是在长时间的隐居生活中,也不容易得到真正的快乐。同时,“不倚门墙”则意味着作者并不依赖于世俗的成功或名誉。
“析理自应重讲席,论文吾合竖降旗。”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探究和对知识的渴望。在这里,“析理”意味着深入分析事物的原理,而“重讲席”则表明这种探求是不断进行的过程。同时,通过“论文吾合竖降旗”,诗人强调了自己在学术上的坚持和追求。
最后,“抚弦欲奏成三叹,何处而今有子期。” 这里的“抚弦”是指弹奏琴曲,表达了一种情感的流露。而“何处而今有子期”则是在询问现在是否还有像古代贤人子期那样的朋友存在。这不仅是一种对友谊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品格高尚之人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个人的学术追求,以及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积翠楼
飞云涌浪天边来,翠色迷空拨不开。
逸人怜此一崔嵬,峨翚危檐倚翠堆。
客来楼前认林樾,坐久神爽愈飞越。
移时双鹤何处归,遥见前山两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