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浪如屋,海中浪如山。
浪士乘浪舟,兀兀在浪间。
死生生死尔,浪歌聊破颜。
这首诗《浪士歌》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浪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
首句“江上浪如屋,海中浪如山”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江面与海面的波浪之壮阔,将浪比作房屋与高山,形象地展示了浪之高大与汹涌。接着,“浪士乘浪舟,兀兀在浪间”则点明了诗的主题——浪士的生活状态。他们驾驭着小舟,在波涛之间艰难地生存,生活充满了动荡与不安。
“浪头几时息,士心殊自閒”两句,表达了对浪士内心世界的探索。尽管外界环境恶劣,波浪不断,但浪士的心境却显得格外宁静与超然,显示出他们内心的坚韧与淡定。
最后,“死生生死尔,浪歌聊破颜”揭示了浪士面对生死的态度。他们将生命视为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即使面临生死的考验,也能以歌声来排解心中的沉重,展现出一种乐观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浪士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残酷,更深刻地反映了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别久音问旷,不疑窗外声。
蟢子焉足凭,檐鹊长欺人。
月圆忽已缺,暑去寒相因。
书来不敢看,恐是遗东邻。
尝闻有归期,寒风暗自惊。
午梦迎中途,生憎黄莺鸣。
修阻谁能料,新心知重轻。
万事弗信缘,沉吟空复情。
妾身欲化作松树,抱松而死代松蠹。
三日胶漆松为身,峨峨矗立不崩仆。
龙鳞片片入凝脂,作松疣赘无穷期。
乳膏下凝为琥珀,鬒发上萦为菟丝。
有身不得代姑死,哭作松声风雨起。
力拔松兮一千尺,击贼轻与蔗竿似。
松兮莫作老龙飞,妾与姑魂长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