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刘 生 秋 夜 郊 行 宋 /陈 著 护 索 郊 行 秋 夜 秒 ,无 心 万 籁 自 悲 鸣 。月 林 散 叶 风 前 下 ,村 舍 孤 镫 夜 半 明 。暗 里 家 山 应 在 望 ,醉 中 砧 杵 不 关 情 。归 来 东 榻 鸳 衾 稳 ,应 笑 词 人 怨 五 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里(àn lǐ)的意思:暗中、秘密地。
悲鸣(bēi míng)的意思:形容悲伤哀鸣的声音。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词人(cí rén)的意思:指善于作词的人,特指擅长写词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村舍(cūn shè)的意思:指乡村中的房屋,也用来形容简朴、朴实的生活环境。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万籁(wàn lài)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鸳衾(yuān qīn)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和谐的婚姻生活。
在望(zài wàng)的意思:指事物即将到来或即将实现。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 翻译
- 在秋夜的郊外散步,心中无挂碍,万物之声自然显得悲伤。
月光穿过树林,落叶随风飘落,村庄的小屋唯有孤灯在半夜闪烁。
在黑暗中,家乡的山峦似乎就在眼前,即使醉酒,也对砧声充耳不闻。
回到家中,躺在东边的榻上,与伴侣共享温暖的鸳鸯被,应会嘲笑我这词人总是怨叹五更天的寒冷。
- 注释
- 护索:指保护性的绳索或围栏。
万籁:各种声音。
悲鸣:悲伤地鸣叫。
月林:月光下的树林。
孤镫:孤独的灯光。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古代妇女用来捣衣的声音。
鸳衾:鸳鸯被,象征夫妻恩爱。
词人:诗人。
五更:夜晚的第五个时辰,即拂晓。
-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刘生秋夜郊行》是陈著所作,描绘了秋夜郊外的宁静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护索郊行秋夜秒”写出了诗人独自在秋夜中漫步,月光洒下的景象,护索(可能是篱笆或绳索)增添了静谧的氛围。"无心万籁自悲鸣"则通过自然的声音,如风吹落叶和远处的砧声,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月林散叶风前下,村舍孤镫夜半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色下的树林和村庄,落叶随风飘落,一盏孤灯在村舍中闪烁,营造出寂寥而清冷的画面。诗人身处此景,心中思念家乡,但“暗里家山应在望,醉中砧杵不关情”,即使醉酒也无法排遣对故乡的思念,远处的砧声并未触动他的情感。
最后,“归来东榻鸳衾稳,应笑词人怨五更”表达了诗人回到家中,躺在温暖的鸳鸯被窝中,想象自己可能会嘲笑自己作为词人,竟在秋夜五更时分还怀有深深的乡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郊行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