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烈餐石髓图》
《王烈餐石髓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百年方开此山,寒光浮暖湿而乾。

明正洪濛髓,只恐凡人不肯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凡人(fán rén)的意思:普通人,一般人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洪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非常浓厚,无法看清前方事物。

明正(míng zhèng)的意思:明明白白、公正正直。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王烈餐石髓图》。诗中描绘了王烈餐食石髓的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哲理的色彩。

首句“五百年方开此山”,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时间之久远,暗示着这山的不凡来历。接着“寒光浮暖湿而乾”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中光线的微妙变化,既有寒冷的光芒,又有温暖的湿润,以及干燥的质感,营造了一种既神秘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明明正是洪濛髓,只恐凡人不肯餐。”这两句则直接点明了主题——石髓,它被视为宇宙混沌之初的精髓,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力量。然而,诗人却担心普通人难以理解或接纳这种非凡之物,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珍视,以及对普通人的普遍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传说的想象与重构,也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探讨了自然、生命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郑思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芙蓉六言四首·其三

月地不离人世,花城岂必仙家。

且容康节向月,不羡曼卿主花。

(0)

两朝口号六言二首·其二

宇宙包吾仁内,充之惟天惟尧。

昊穹敬此一字,千载以待永昭。

(0)

杂兴六言十首·其七

穆陵圣学高妙,词臣绝企清光。

大典册多贴改,小字本通商量。

(0)

左目痛六言九首·其一

深碧非少林祖,暴赤疑归宗僧。

何须近青藜杖,不愿如紫石棱。

(0)

蒙仲唱第归约朝服相见

向来襆被出关时,恩大身犹草芥微。

仅有两生携酒送,不如二谏得诗归。

负杨临贺滔滔是,客卫将军落落稀。

老接亲朋惟野服,寄声夷甫莫朝衣。

(0)

寄题南康胡氏春风堂

芋魁菜甲必同食,石田茅屋不忍析。

有时对床听风雨,有时共灯窥简册。

大兄独抱古人道,群季各修弟子职。

一门和气常如春,紫荆花开庭草碧。

宛然生在舞雩时,又若坐于明道侧。

吾尝三复棠棣诗,周公千载有惭色。

共梨分枣能几何,摘瓜煮豆堪太息。

区区锥刀未足让,伯夷逊国采薇吃。

君能聚族真卓行,余亦为兄愧凉德。

莫年有意观庐山,因作春风堂上客。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