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凡人(fán rén)的意思:普通人,一般人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洪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非常浓厚,无法看清前方事物。
明正(míng zhèng)的意思:明明白白、公正正直。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王烈餐石髓图》。诗中描绘了王烈餐食石髓的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哲理的色彩。
首句“五百年方开此山”,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时间之久远,暗示着这山的不凡来历。接着“寒光浮暖湿而乾”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中光线的微妙变化,既有寒冷的光芒,又有温暖的湿润,以及干燥的质感,营造了一种既神秘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明明正是洪濛髓,只恐凡人不肯餐。”这两句则直接点明了主题——石髓,它被视为宇宙混沌之初的精髓,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力量。然而,诗人却担心普通人难以理解或接纳这种非凡之物,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珍视,以及对普通人的普遍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传说的想象与重构,也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探讨了自然、生命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郑思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南康胡氏春风堂
芋魁菜甲必同食,石田茅屋不忍析。
有时对床听风雨,有时共灯窥简册。
大兄独抱古人道,群季各修弟子职。
一门和气常如春,紫荆花开庭草碧。
宛然生在舞雩时,又若坐于明道侧。
吾尝三复棠棣诗,周公千载有惭色。
共梨分枣能几何,摘瓜煮豆堪太息。
区区锥刀未足让,伯夷逊国采薇吃。
君能聚族真卓行,余亦为兄愧凉德。
莫年有意观庐山,因作春风堂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