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富后乃贫,其病名失精。
尝贵后忽贱,病又名脱营。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所作,名为《读素问十六首(其十)》。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贱的转变,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多舛的现实。"尝富后乃贫,其病名失精"和"尝贵后忽贱,病又名脱营"两句,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表达了由盛转衰所带来的痛苦,"失精"和"脱营"在这里被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瓦解。"区区得丧间,性命系死生"则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生死攸关的紧迫感。
最后一句"不有穷愁者,著书如虞卿"表明诗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仍保持着文学创作的热情,就像古代贤良虞 卿那样,即便是在困顿中也不忘记著述。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不渝的热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