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长风易休,草力复随起。
长风随令归,风去何时来。
百草安正繁,兰生尔何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长风与百草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和变化无常的感悟。
“长风吹百草,势力亦随靡。”开篇即以强劲的长风为切入点,展现其对周遭环境的影响力。这里的“百草”泛指各种植物,它们在长风的吹拂下显得柔弱无力。
“地长风易休,草力复随起。”随后的这两句诗则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平衡状态。当大地广阔无垠时,狂风也会得到喘息,而那些被吹弯的植物在风力减弱后又逐渐挺直起来。
“长风随令归,风去何时来。”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自然规律的认知。长风最终会按照其本性返回,同时也提出了对未来风向变化的好奇和期待。
“百草安正繁,兰生尔何哉。”最后两句则转向了植物的生长状态。在这样的自然循环中,即便是在强风之后,百草依然能够安稳地生长,而其中的兰花则显得尤为珍贵,其生长之美或许在于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中动与静、强与弱相互作用的深刻领悟。
乱山深处有谁来,诗砚荒寒一寸埃。
特未可知天下事,断无相负掌中杯。
人传梅隐近入幕,我但糟丘高筑台。
竹友松朋真耐久,可曾将口问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