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朝山(cháo shān)的意思:指朝拜山神或山神庙宇,也可引申为向山行进。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渐渐(jiàn jiàn)的意思:逐渐地,慢慢地
酒醒(jiǔ xǐng)的意思:酒醒是指喝酒后醒悟过来,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历了一段困惑或迷茫后重新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现实情况。
旧雨(jiù yǔ)的意思:指旧日的朋友、旧时的情人或熟悉的事物。
六朝(liù cháo)的意思:指南朝、东晋、南朝宋、南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合称。
篷窗(péng chuāng)的意思:指窗户上的篷子,比喻人的心机和阴险狡诈的本性。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闲愁(xián chóu)的意思:指无事生愁,形容人闲散无所事事时的烦恼和忧愁。
瑶笙(yáo shēng)的意思:瑶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用来表示音乐和欢乐。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燮清所作的《鹊桥仙·其一》。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友人张松溪子袁浦时的场景。"无多旧雨,无多新雨",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旧朋友和新朋友比作稀疏的雨水,暗示友情虽不多但珍贵。"各自灯寒酒醒",描绘了夜晚饮酒后的孤独与清醒,灯光微弱,酒醒后更显寂寞。
"月明何处弄瑶笙,怕冷了、西湖花影",通过想象友人在月光下吹奏瑶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西湖美景无人欣赏的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旅途的关怀。"秋声碎梦,秋风催别",借秋景渲染离别的氛围,秋风吹过,仿佛在催促着离别,使梦境破碎。
"渐渐鬓丝凉警",诗人感慨岁月无情,自己的鬓发渐白,感觉到时光流逝的凉意,也预示着友人的离别给自己带来的哀伤。最后,"篷窗吟遍六朝山,只载得、闲愁一艇",诗人想象友人乘舟远去,自己只能在篷窗中回味往昔,满载的是无尽的闲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离别的淡淡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
好湖山,温云柔雨。十年萧市曾住。
金昌春色棱枷月,多少俊游欢绪。
归便去,看双桨、如飞惯走州塘路。吟怀未苦。
算画壁徵歌,当炉调笑,题遍画裙句。侬行矣!
悄待玉人吩咐。阳关未须轻赋。
盈盈一水无多远,有限相思休诉。君听否?
便变作浮云,莫作随波絮。
云都不作,到蟾魄圆时,安排茗碗,来共彻宵语。
高阳台·其一常州吕侠出其姐氏《春阴词》见示,立和二阙
拾翠寒盟,绣鸳人懒,苔痕锁遍朱门。
非雨非晴,琐窗长是黄昏。
远山约略逞愁黛,试推帘、已隔重云。
是年时、中酒心情,天亦微醺。
黏天芳草无情碧,便不经离别,已够销魂。
柳眼惺忪,长条未惯牵人。
杏花深处携樽去,任鸠声、啼遍前村。
怕重来、绿到天涯,辜负寻春。
莺啼序.仍和梦窗韵
书生本非崔护,却桃花对户。
问从古、多少朱颜,几个无伤迟暮?
未消受、红骄紫宠,东风已绿成荫树。
更何人珍惜,从前颂椒吟絮。
暗忆年时,陌上一顾,恍看花隔雾。
正无赖、携酒狂吟,蕙心便吐芳素。
胜旗亭、双鬟赌唱,恍油壁、西陵金缕。
似双鸾,赓和桐阴,任惊鸥鹭。
黄昏风定,绛蜡花开,迟红拂入旅。
只互诉、断肠身世,落魄生涯,静对林风,不沾花雨。
情长夜短,心留身去,淩波来往偏跳脱,要无须、打桨浮槎渡。
人天会暂,惊鸿一霎翩飞,爪印尚在荃土。
蛾眉况谇,雁足浮沉,但补萝衣苧。
叹我亦、青袍如草,饱受风霜,伏骥空悲,听鸡慵舞。
镜潮休说,杜郎薄幸,知音万劫难重遇,尽牢骚休碎瑶琴柱。
天然名士倾城,福命难修,问卿悟否?
《莺啼序.仍和梦窗韵》【清·黄人】书生本非崔护,却桃花对户。问从古、多少朱颜,几个无伤迟暮?未消受、红骄紫宠,东风已绿成荫树。更何人珍惜,从前颂椒吟絮。暗忆年时,陌上一顾,恍看花隔雾。正无赖、携酒狂吟,蕙心便吐芳素。胜旗亭、双鬟赌唱,恍油壁、西陵金缕。似双鸾,赓和桐阴,任惊鸥鹭。黄昏风定,绛蜡花开,迟红拂入旅。只互诉、断肠身世,落魄生涯,静对林风,不沾花雨。情长夜短,心留身去,淩波来往偏跳脱,要无须、打桨浮槎渡。人天会暂,惊鸿一霎翩飞,爪印尚在荃土。蛾眉况谇,雁足浮沉,但补萝衣苧。叹我亦、青袍如草,饱受风霜,伏骥空悲,听鸡慵舞。镜潮休说,杜郎薄幸,知音万劫难重遇,尽牢骚休碎瑶琴柱。天然名士倾城,福命难修,问卿悟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3467c6a52e3aef8375.html
予尝复书于屠都宪朝宗称之为丹山先生盖谓其家四明有此山尔朝宗乃更其旧号以诗谢予次韵奉答且以两篆字赠之
弱毫谁道力如杠,漫作丹山小篆双。
千岁早占仙是骨,四明休诧石为窗。
直须号令惊山岳,何止才名动浙江。
况有烟霄天上曲,楚歌从此不成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