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来偏似醉,泪迸不成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客 归 湖 南 唐 /杨 凝 湖 南 树 色 尽 ,了 了 辨 潭 州 。雨 散 今 为 别 ,云 飞 何 处 游 。情 来 偏 似 醉 ,泪 迸 不 成 流 。那 向 萧 条 路 ,缘 湘 篁 竹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湖南(hú nán)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或行为隐秘,不容易被看透或识破。
篁竹(huáng zhú)的意思:篁竹是指竹子的一种品种,也用来比喻人才出众、品德高尚的人。
了了(liǎo liǎo)的意思:了解得很清楚,非常明白。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为别(wéi bié)的意思:离别、分别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雨散(yǔ sàn)的意思:指雨过后云散,天空放晴。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 注释
- 湖南:指湖南省。
尽:消失,褪去。
潭州:古地名,今长沙。
雨散:雨后散去。
云飞:云彩飘动。
情来:情感涌来。
泪迸:泪水涌出。
萧条:荒凉,冷清。
缘湘篁竹:沿着湘江边的竹林。
- 翻译
- 湖南的树木颜色都已消退,清晰可见潭州的轮廓。
雨后的离别格外凄凉,云儿飘荡不知将去何方。
情感涌来仿佛醉酒,泪水却无法成线流淌。
走在荒凉的小路上,只因湘江边的竹林让我满怀忧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愁绪和不舍。"湖南树色尽,了了辨潭州"两句,设定了送别的地点是在湖南省城(古称潭州)附近,当秋天林叶变色之际,景物凄凉,正好与离别的情感相呼应。
"雨散今为别,云飞何处游",这里借雨和云的行踪,隐喻朋友各自分散,无常的聚会。雨水散去,象征着友情的消逝;云彩飘逸,不知所终,反映出离别后的无奈与迷茫。
"情来偏似醉,泪迸不成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情来"意味着离别之际感情泛起,而"偏似醉"则形容这种感情如同醉酒般难以自持;"泪迸不成流"更是深化了这种感情,泪水涌出却又忍住没有流下,是对内心哀伤的精准描绘。
最后两句"那向萧条路,缘湘篁竹愁"则是诗人在送别之后,独自行走于萧瑟的道路上,对着湖南的竹林发愁。"那向"表达了无奈和不舍,"缘湘"指的是沿着湘江一带,而"篁竹"则是对特定地域自然景物的描写;"愁"字,则是全诗的情感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湖南秋色、雨散云飞等自然景象的联想,抒发了离别之情,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意境和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腊月十六夜读阎资钦提举诗一巨轴
青灯映窗山月西,读遍颍皋居士诗。
四蹄雷电骏□□,万丈光芒豪放词。
古锦濯江有馀丽,夜光走盘无价珠。
韵高不受富贵缚,眼盖缙绅说林壑。
一语不合□□□,太华摩云森剔卓。
一往归心如鸟工,十分风味□□□。
沉溟山水柳子厚,拨置形骸庞德公。
揽辔不当□□□,珥笔合在明光宫。
天床长哦起曳履,旋呵冻笔□□□。
寄语公家王坦之,为编乃翁诗集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