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番(biān fān)的意思:边疆地区的番邦或蛮族,也指边远地方的人。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朝昏(cháo hūn)的意思:指白天和黑夜,昼夜更替,时间的变化。
当路(dāng lù)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不退缩或回避。
番薯(fān shǔ)的意思:指人的思维僵化,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新观念。
壶飧(hú sūn)的意思:指饮食,尤指简单的饭食。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孺人(rú rén)的意思:指小孩子,也用来形容年轻人。
守耐(shǒu nài)的意思:守护和忍耐,坚持不懈。
宿火(sù huǒ)的意思:指一直燃烧的火焰,比喻长久积蓄下来的怒气或仇恨。
芋栗(yù lì)的意思:比喻人才或事物在某种环境中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才能或价值。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朴素的生活场景。"红泥宿火犹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炭火余温犹存的火堆,暗示着家庭生活的温馨和日常的简朴。"佐壶飧",意为用烤番薯作为晚餐的配菜,展现了当时的饮食生活状态。
"芋栗堆边番薯未全贫",进一步强调了家境虽不算富裕,但仍有基本的温饱,番薯的存在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满足。接下来的"贫耶病。当路事。不堪论",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政治困境的感慨,暗示自己或家人可能因贫困或疾病而遭遇困境,对于当权者的不满和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两句"稚子孺人相守耐朝昏",则转而展现出家庭的坚韧与亲情的力量,幼子和家人都陪伴在身边,共同度过艰难的日夜,体现出对家庭和睦与相互扶持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烤番薯为引,既展示了生活琐事,又寓含了深沉的社会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温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剑州张掾
名在乡书久,恩由父任优。
从今绍清白,即此是箕裘。
交结多良士,经过半旧游。
举知应有望,鸿翼伫横秋。
送犊鼻裈与任敦夫
任翁何为穷,一性共癖左。
不妄取芥粒,甘似西山饿。
短褐结郭丝,犊鼻讵穿破。
当时北阮贫,矫枉几太过。
肯揭长竿头,恐亦是奇货。
岂惟宜跻升,抑自利顿挫。
济河不撷褰,秃尾正便坐。
迟行少前跋,趋急或后簸。
刀尺初与形,虮虱已相贺。
平生马鞍间,髀肉已稍磨。
此既身之章,十年共起卧。
必以狐裘易,顾我应难和。
子赋从军乐,城垆始烦瘅。
服之远行迈,百步无一蹉。
尔来玉泉老,以此劝勤怠。
犹忆当时庾岭前,传衣正是普通年。
问道未馀衣下事,寥寥千载不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