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散官·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授散官(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从金门学士晋升为散官的过程,以及对这一晋升的复杂心情。
首句“五载金门为学士”,点明了诗人过去五年在金门担任学士的经历。金门在此处可能象征着学术或朝廷的某个重要职位,学士则代表了学者或官员的身份。这句诗通过时间的长度和职位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长期致力于学问或政务的辛勤努力。
接着,“朝来初降散官恩”描绘了诗人晋升为散官的情景。散官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通常指非实职的荣誉性官职,多用于表彰官员的功绩或给予退休官员一定的荣誉和待遇。这里“初降”二字,既体现了晋升的喜悦,也暗示了这一晋升可能是从更为重要的职位上退下来后的荣誉性安排。
“幸因近侍沾荣命”,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接近皇帝或朝廷高层,享受荣耀任命的庆幸之情。近侍通常指的是与皇帝关系密切、经常在皇帝身边服务的官员,他们的地位虽然可能不如实职大臣,但往往享有较高的荣誉和社会地位。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这种接近权力中心的机会,以及由此带来的荣耀感。
最后,“犹胜超迁典大藩”则是对晋升的进一步评价。大藩指的是地方上的重要职位,如藩镇、藩王等,拥有较大的权力和管辖范围。诗人将晋升为散官与直接升任地方大员进行比较,认为前者虽然不是实权职位,但作为荣誉性的安排,仍然比直接掌管一方要好。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权力与荣誉之间微妙平衡的理解,以及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审慎考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和权力地位的深刻思考,以及在不同选择面前的权衡与抉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