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必得(bì děi)的意思:一定会得到,必定会成功
徵起(zhēng qǐ)的意思:
征召起用。 唐 杜甫 《洗兵马》诗:“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华山(huà shān)的意思:华山指的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名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名誉或声誉。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九华(jiǔ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非常美丽动人。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时若(shí ruò)的意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无亦(wú yì)的意思:没有别的,仅此一个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九华山(jiǔ huà shān)的意思:九华山是中国的一座名山,这个成语指的是身世显赫、地位崇高。
- 注释
- 凡:所有。
吊:悼念。
先生:指代去世的人。
者:……的人。
多:大多。
伤:感叹。
荆棘间:困厄、艰难。
三尺墓:简陋的小坟墓。
高却:超过。
九华山:著名的山峰,这里比喻高度。
天地有何外:天地之外还有何物。
何:什么。
子孙:后代子孙。
闲:空虚、无事可做。
若:如果。
徵起:被征召。
得身还:能够保全自身回来。
- 翻译
- 所有悼念先生的人,大多感叹他在困厄中度过的时光。
谁又能想到,他的小小坟墓竟然比九华山还要高峻。
在天地之外,还有什么存在?子孙后代的生活也不会因此而空虚。
如果他当年被征召起来,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经九华费徵君墓》。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 这两句通过设问形式,表明每当去吊唁先贤之墓时,都会被途中的荆棘所伤,这里的“荆棘”象征着人世的艰辛与困难,也暗示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的珍惜。
"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 这句话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即便是短小的人生也能留下不朽的事迹,如同九华山般高大。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逝者贡献的认可,也展示了他对逝者不朽精神的崇敬。
"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 这两句则是表达一种宿命论和悲观的人生态度,认为世事如同天地一般广大而深远,而后代子孙又岂能脱离世间的纷争与忙碌?这里诗人通过这种哲学思考来强调生命的短暂和人的渺小。
"当时若徵起,未必得身还。" 最后的两句则是告诫后人,要珍惜现在,因为一旦离开,就很难再回来。这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活着的人的警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人墓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同时也包含了一种对后世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