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梅仍故色,啼鸟换新音。
愁来浑是醉,谁道酒能禁。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时节,天气逐渐转冷,春天的城市笼罩在淡淡的阴霾之中。诗人观察到残存的梅花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色彩,而鸟儿的叫声也换成了新的旋律。诗人欣喜于时令更迭,感叹万物复苏,写下许多感怀自然的诗句。面对愁绪,诗人借酒浇愁,认为只有醉意才能暂时抵挡心中的忧郁,暗示了酒并不能真正消除内心的苦闷。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的时节变迁,以及诗人的情感起伏。
我行为寻山,言至东海隅。
连峰尽成童,黄茆弥所如。
于焉载瞻瞩,盎然风气殊。
杖策试探讨,聿来金粟居。
山形既环合,土壤还膏腴。
涧水弦鸣琴,松风簧乱竽。
苍龙与青凤,联翩戏庭除。
好鸟鸣高枝,嘤嘤如有须。
老僧闻足音,延客入精庐。
名香手自焚,茗供与之俱。
言论即契合,不异相煦濡。
向夕犹未归,欲别更踟蹰。
兹游幸一适,如此良非虚。
浩歌下山去,人生电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