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云居掩室和尚·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寄云居掩室和尚(其三)》,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师范。诗的内容以讽刺和对比的手法展开,前两句"从来有口挂虚壁,谁信如今口亦无",形象地描绘了一个过去常常空谈或夸夸其谈的人,现在却变得沉默寡言,让人难以置信。后两句"因记通身红烂客,无端白纸强涂糊",通过比喻,暗示了这个和尚曾经或许言行不一,像被涂抹的白纸一样,而今选择沉默,可能是对自己过去的某种反省或转变。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诗人通过对和尚的描绘,表达了对言行一致的道德追求和对虚伪行为的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同年傅希准宪副之河南
忆醉杏园春,近在廿载前。
朋旧忽寥落,参辰各一天。
有客蓬岛姿,来泛辽海边。
相逢解岑寂,令我心豁然。
念子初仕时,潇洒禁中仙。
俄迁江上群,佳政早流传。
一从登宪府,荏苒将十年。
今复辞京阙,远上河洛船。
秋蝉号衰柳,暮鸟冲寒烟。
惆怅从兹分,莽莽隔山川。
远役何足悲,脩途愿勉旃。
无令壮心摧,赠子以龙泉。
银台墓为韩通政赋
银台墓,萧关路。落日春草青,苍山起寒雾。
萧关路,银台墓。
墓前嵯峨石碑古,下有双棺闭泉户。
夫为正议妻淑人,四封三品俱皇恩。
先银青,后金紫,生儿愿得银台子。
银台功业何可知,请向墓前看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