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知 音 吟 宋 /邵 雍 仲 尼 始 可 言 无 意 ,孟 子 方 能 不 动 心 。莫 向 山 中 寻 白 玉 ,但 於 身 上 覔 黄 金 。山 中 白 玉 有 时 得 ,身 上 黄 金 无 处 寻 。我 辈 何 人 敢 称 会 ,安 知 世 上 无 知 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动心(dòng xī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受到感动、激动或者被某种事物所吸引而产生强烈的情感波动。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孟子(mèng zǐ)的意思:指有德行高尚、学问渊博的人。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上黄(shàng huá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黄或病态的样子。
身上(shēn shàng)的意思:指某人或物体的表面或外部。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 注释
- 仲尼:指孔子。
无意:无心机,不刻意追求。
孟子:指孟子,儒家代表人物。
不动心: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山中:隐喻世外或高远之处。
白玉:象征纯洁或难得的品质。
身上:指个人内在的品质和修养。
黄金:比喻真正的价值或美德。
无处寻:难以找到。
我辈:我们这些人。
知音:理解自己、认同自己的人。
- 翻译
- 孔子才开始谈论无心,孟子才能做到心如止水。
不要到山里去寻找白玉,而应该在自己身上寻找真正的价值。
虽然山中有白玉偶尔能发现,但真正的黄金却无法在人的身上找到。
我们这些人,谁敢自称完全理解,又怎能肯定世上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知音吟》,以孔子和孟子为典故,探讨了知音难觅的主题。首句“仲尼始可言无意”暗示孔子的深沉内敛,他的智慧无需刻意展现;“孟子方能不动心”则描绘孟子的修养,达到心境平和,不为外界所动的境地。
接下来,“莫向山中寻白玉,但于身上觅黄金”两句,寓意真正的价值并非外在的稀世珍宝,而是内在的品德和才华,如同白玉和黄金,前者虽珍贵但难以寻觅,后者却需要自我发掘和修炼。
“山中白玉有时得,身上黄金无处寻”进一步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虽然外在的机遇可能偶有,但内心的财富需要持续修炼才能拥有。“我辈何人敢称会,安知世上无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认为即使是自己这样的贤者,也不敢自诩完全了解,世间能理解自己的人实属难得。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古人之言,表达了对知音的珍视以及对个人内在修为的重视,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理曾少卿欲见余近作录数篇寄之以诗为谢且
西风萧萧吹鬓急,独立长空倚天壁。
俯看沧海环九州,仰视青云行白日。
夜归蟋蟀鸣秋床,触处万宝西风香。
而余生世竟何事,也翠兹影蜉蝣裳。
冥心宴坐自探测,善利几微如白黑。
江西夫子最知心,欲往从之后土湿。
忽来诗句悬清风,拱揖孔孟麾瘠癰。
便思载酒巾车童,一夜壮气干星虹。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彭蠡归舟
外物羁絷人,无退亦无遂。
愧彼自由身,朝发夕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