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次韵和嶰筠前辈二首(其一)》。林则徐以“蛮烟一扫众魔降”开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蛮烟”比喻为邪恶势力或困难,通过“一扫”表达了清除邪恶的决心与行动力。“众魔降”则暗示了邪恶势力被制服的结果。
“说法凭空树法幢”一句,进一步阐述了清除邪恶的过程,仿佛在空中树立起法的象征——法幢,强调了道德与法律的力量。这里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传播正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域外贪狼犹贴耳,肯教狂噬纵村尨”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即使在遥远的地方,邪恶也难以逃脱正义的制裁。这里“贪狼”比喻贪婪、凶恶之人,“村尨”则是乡村中的野狗,象征着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邪恶势力无所遁形、终将受到惩罚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林则徐面对邪恶时的坚决态度和对正义力量的信心,语言生动有力,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兼诗人的深邃思考和强烈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游径山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
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
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
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
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
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